[发明专利]一种挖掘机斗杆控制阀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3266.8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9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孙辉;黄飞;刘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22 | 分类号: | E02F9/22;E02F9/20;E02F3/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机 控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挖掘机技术领域的一种挖掘机斗杆控制阀系统,包括:油压泵,基于发动机的驱动向斗杆缸供油;斗杆,基于斗杆缸内供油压力执行动作;斗杆控制阀,连接于油压泵和斗杆缸之间,所述斗杆控制阀内设有供油路通过的节流侧;所述系统还包括:先导阀,与控制装置和斗杆控制阀相连接,基于控制装置的倾角信号向斗杆控制阀输出控制压力信号,所述斗杆控制阀基于控制压力信号调节节流侧开口面积。本发明能够使斗杆第二控制阀进口节流侧和出口节流侧的开口面积可独立控制,降低了因斗杆背压过高导致的泵功率损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机斗杆控制阀系统,属于挖掘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挖掘机上,液压阀控制从液压泵到动臂、斗杆等执行机构的液压油。其中,动臂第一控制阀和斗杆第二控制阀共用一个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动臂第二控制阀和斗杆第一控制阀共用另一个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因此,在复合动作斗杆向外摆出且动臂向上提升的过程中,由于动臂第一控制阀和斗杆第二控制阀共用一个泵供给液压油,当动臂负载大于斗杆负载,为避免液压油过多的流向轻载的斗杆,斗杆第二控制阀进口节流侧的开口面积较小,由于斗杆第二控制阀进口和出口节流在一个阀芯上进行联动控制,开口面积一一对应,导致出口节流侧开口也很小,进一步导致斗杆缸背压很大,增加泵的功率损耗。另外,在斗杆内收单动作时,由于斗杆控制阀进口出口节流侧的开口面积无法独立控制,在斗杆自身重力的拉力负载下容易导致斗杆缸的缸盖侧吸空发生气穴且难以对斗杆进行精准控制。斗杆内收操作时斗杆第二控制阀进口侧的液压油均由动臂泵供给,出口侧的液压油直接返回到油箱,难以再生利用增加泵的功率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挖掘机斗杆控制阀系统,使斗杆第二控制阀进口节流侧和出口节流侧的开口面积可独立控制,降低了因斗杆背压过高导致的泵功率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挖掘机斗杆控制阀系统,包括:油压泵,基于发动机的驱动向斗杆缸供油;斗杆,基于斗杆缸内供油压力执行动作;斗杆控制阀,连接于油压泵和斗杆缸之间,所述斗杆控制阀内设有供油路通过的节流侧;所述系统还包括:先导阀,与控制装置和斗杆控制阀相连接,基于控制装置的倾角信号向斗杆控制阀输出控制压力信号,所述斗杆控制阀基于控制压力信号调节节流侧开口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斗杆控制阀内的节流侧包括进口节流侧和出口节流侧,所述油压泵通过中央供给管路连接进口节流侧,所述进口节流侧通过供给管路连接油箱,所述斗杆控通过斗杆内收供给管路和外摆供给管路连接出口节流侧。
进一步的,所述先导阀通过先导管路连接斗杆控制阀的先导端口,且先导端口基于先导阀输入的控制压力信号控制斗杆控制阀的节流侧开口面积。
进一步的,还包括单向流通结构的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的一端连接油压泵,另一端通过分支供给管路连接进口节流侧,且流量控制阀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基于控制装置的信号控制进口节流侧的开口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斗杆缸包括分别连接于斗杆内收供给管路和斗杆外摆供给管路的第一可变腔室和第二可变腔室,所述斗杆控制阀包括斗杆第一控制阀和斗杆第二控制阀,所述先导端口基于先导阀输入的控制压力信号控制斗杆第二控制阀的节流侧开口面积;
当先导端口的压力信号小于第一设定值时,所述斗杆第二控制阀的节流侧开口面积为零,所述第二可变腔室内的液压油经由斗杆第一控制阀排出到油箱;
当先导端口的压力信号达到第一设定值时,所述斗杆第二控制阀经斗杆内收供给管路向第一可变腔室供油,所述第二可变腔室排出的液压油经过斗杆第一控制阀相连的斗杆外摆供给管路和供给管路排出至油箱。
进一步的,所述斗杆控制阀内部设有供出口节流侧的液压油单向流通至其进口节流侧的单向再生油道,当先导端口的压力信号达到第二设定值时,所述第二可变腔室排出的液压油也可通过斗杆第二控制阀内部的单向再生通道流动到其进口节流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3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