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热球短距离储热输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2313.7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宋民航;黄云;姚华;靳星;刘文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F28D20/00;F28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二艳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热球 短距离 储热输热 系统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热球短距离储热输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所述储热输热系统包括储热单元、输送单元、释热单元以及储热球;所述储热单元和释热单元通过所述输送单元相连;所述储热单元包括第一换热腔、出口气流腔以及入口气流腔;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管路和链条传动机构;所述释热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换热腔与第二换热腔以及出口气流腔和入口气流腔;所述储热输热系统具有日储释热循环利用率高的优势,避免了采用传统储热车辆的高额运行费用及驾驶人员成本,提高了移动储热利用的综合经济性,适用于工业余废热利用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热球短距离储热输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化工、冶炼及水泥等行业产生的工业余热、废热具有资源来源广、温度范围大、形式多样的特点,但由于在地域和时间上存在不均衡性,常造成大量工业余废热的浪费。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移动储热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能够将余热、废热资源储存在储热材料中,并以车辆运输的方式转运到如供暖、供热水等热用户端进行利用,实现余热、废热资源在地域和时间上的二次分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的移动储热技术整体尚处于机理研究和示范工程的应用阶段,现有移动储热装置体积较为庞大,储热换热器单位体积储热量低且充热时间长,利用安装储能装置的车辆进行热量的充热、运输及释热,而储能装置常集成固定于车辆上,使在充热及释热过程中,储热车及驾驶人员需要进行长时间等待,造成热量的循环利用效率降低、灵活性差,加之车辆自身损耗及驾驶人员的用工成本,使传统移动储热系统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制约了移动储能系统的规模化应用。
针对现有移动储能技术存在的储释热时间长、储能车辆日循环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如何提供一种提高日储释热循环利用率,并避免采用传统储热车辆的高额运行费用及驾驶人员成本,提高移动储热的综合经济性,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热球短距离储热输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所述储热输热系统通过优化设计储热单元、输送单元、释热单元以及储热球的结构,提高了移动储释热技术的日储释热循环效率,降低了综合运行成本,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热球短距离储热输热系统,所述储热输热系统包括储热单元、输送单元、释热单元以及储热球;所述储热单元和释热单元通过所述输送单元相连;
所述储热单元包括第一换热腔以及独立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腔顶端和底端的气流腔;
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管路和链条传动机构;
所述释热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换热腔与第二换热腔以及独立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腔顶端和底端的气流腔;
所述第一换热腔用于存储储热球。
本发明中,所述储热单元和释热单元均包括第一换热腔以及2个气流腔,这3个腔室的结构紧凑,节省了占地空间;储热球与输送单元的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储热球的循环使用效率,节省等待时间;此外,释热单元还包括第二换热腔,可供其他系统对回收的热量进行利用。
以下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达到和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和有益效果。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储热单元至少包括1个,例如1个、2个、3个、4个或5个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释热单元至少包括1个,例如1个、2个、3个、4个或5个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2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艇复合任务分配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融有陨石的定窑瓷器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