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0957.2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金富康;沈礼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A61B1/04;G01S15/08;G01S15/93;G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用肠镜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镜系统,涉及到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肠镜设备、视频处理模块、医用肠镜照片模型数据库、判断模块、图片收集模块、图片标识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制动模块、速度监测模块、警报模块;所述肠镜设备用于对患者肠道视频拍摄。本申请中,实现对肠道内疑似存在病灶的位置检查,并灯光和语音同时作用警示操作人员,对该处进行仔细检查,避免因人为疏忽导致该处遗漏或者拍摄照片角度不够全面,镜头靠近病灶位置处时,实现自动警报和自动制动,避免操作人员用力过大以及操作人员来不及反应,而导致医源性肠壁穿孔或者病灶破裂,同时具有镜头移动速度监测提醒功能,避免镜头移动速度过快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镜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肠镜检查导致结肠穿孔的医源性结肠损伤,临床上较少发生,但一旦发生,结肠内细菌进入腹腔,导致腹腔污染,能迅速演变成腹膜炎、败血症,后果严重,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明显增高。对于诊断性的结肠镜检查,医源性结肠穿孔的发生概率为0.01%~0.35%;对于治疗性的结肠镜检查,医源性结肠穿孔的发生概率为0.029%~2.14%,有些报道甚至高达3%。而且,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临床上日益增多的结肠镜手术检查,以及结肠镜下息肉的摘除、粘膜下早期结肠肿瘤的切除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医源性的结肠损伤的发生出现上升趋势。并且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治疗性结肠穿孔发生率明显高于诊断性结肠穿孔的发生率。
医源性结肠穿孔最常见的部位为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最典型的临床特点是在结肠镜检查过程中看到结肠外的结构,但是许多情况下,结肠镜检查过程中未必能意识到穿孔,而在结肠镜检查过后的数小时患者出现腹痛、体温升高、出现腹膜刺激征、血白细胞升高等表现。
例如公开号为CN111839427A公开了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预防医源性肠壁穿孔的方法,用于在结肠镜手术检查过程中实时分析肠镜视频,发现视频中距离肠壁过近的图像时,给予提示,避免术者操作过程中由于用力过度导致医源性肠壁穿孔。
但存在以下缺陷:操作人员通过贯穿显示器来观察肠镜镜头进入肠道内的情况,虽然发现镜头距离肠壁过近的图像时,给予提示,但提示响应时间和操作人员操作反应时间存在时间差,特别是操作人员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导致用力过度产生医源性肠壁穿孔;操作人员在通过显示器观察穿肠道内是否存在穿孔或者病灶的时候,会出现人为的未及时发现情况,而导致不能清晰、精准的拍摄到穿孔或者病灶的有效照片,导致治疗被延误。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镜系统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镜系统,实现对肠道内疑似存在病灶的位置检查,并灯光和语音同时作用警示操作人员,对该处进行仔细检查,避免因人为疏忽导致该处遗漏或者拍摄照片角度不够全面,镜头靠近病灶位置处时,实现自动警报和自动制动,避免操作人员用力过大以及操作人员来不及反应,而导致医源性肠壁穿孔或者病灶破裂,同时具有镜头移动速度监测提醒功能,避免镜头移动速度过快给患者带来不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肠镜系统,包括肠镜设备、视频处理模块、医用肠镜照片模型数据库、判断模块、图片收集模块、图片标识模块、超声波测距模块、制动模块、速度监测模块、警报模块;
所述肠镜设备用于对患者肠道视频拍摄;
所述视频处理模块用于对拍摄的视频进行图片处理,将视频每隔帧保存成图片格式,并将模糊不清楚的照片删除;
所述医用肠镜照片模型数据库用于存储肠道病灶模型,并与所述视频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清晰图片比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0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