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紫拟青霉包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00733.1 | 申请日: | 202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9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梁承;余义发;罗培繁;陈成;苏善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1/10 | 分类号: | C12N11/10;C12N1/14;C12N1/04;C12R1/79 |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汪治兴;严涓逢 |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紫 青霉 包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淡紫拟青霉包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淡紫拟青霉发酵培养,然后对发酵液离心分离,得到菌泥;(2)将菌泥、香橙素、抗坏血酸和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制成微生物菌剂;(3)将多粘芽孢杆菌胞外多糖、胶冻样芽孢杆菌胞外多糖、海藻酸钠、κ‑卡拉胶和水混合溶解形成包埋水溶液;(4)将微生物菌剂与包埋水溶液混合均匀后,滴入由氯化钙和氯化钾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滴完后静止30‑60分钟,获得包埋颗粒;(5)将得到的包埋颗粒通风自然干燥,即制得成品。该方法包埋淡紫拟青霉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对于淡紫拟青霉的影响,防止活性流失,提高淡紫拟青霉保存后孢子萌发率,提高了淡紫拟青霉使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淡紫拟青霉包埋方法。
背景技术
淡紫拟青霉属于半知菌纲、丝孢菌目、丝孢菌科、拟青霉属,该菌在世界各地有着广泛的分布,具有寄主广的特点。淡紫拟青霉孢子萌发后,所产生的菌丝可穿透线虫的卵壳,幼虫及雌性成虫体壁,菌丝在其体内吸取营养,进行繁殖,破坏卵、幼虫及磁性成虫的正常生理代谢,从而导致植物寄生虫死亡,因此,淡紫拟青霉是一些植物寄生线虫的重要天敌,可明显减轻多种作物根结线虫、胞囊线虫、茎线虫等植物线虫病的危害。同时,许多研究还表明,在植物根系周围施用淡紫拟青霉菌剂不仅能有效抑制线虫对作物的侵染,而且对于植物根系以及植株营养器官的生长也具备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淡紫拟青霉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及促进作物生长方面有着广阔的使用前景。由于淡紫拟青霉主要是通过孢子作用来实现对植物病菌的防控,所以淡紫拟青霉的孢子成活率对于产品的使用效果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但淡紫拟青霉孢子的抗逆性较差,容易死亡,这严重影响淡紫拟青霉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淡紫拟青霉包埋方法,减少外界不利环境对于淡紫拟青霉的影响,防止活性流失,以提高淡紫拟青霉存活率,利于淡紫拟青霉运输及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紫拟青霉包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淡紫拟青霉发酵培养,获得发酵液,然后对发酵液离心分离,得到菌泥;
(2)将菌泥、香橙素、抗坏血酸和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进行冷冻干燥,制成微生物菌剂;
(3)将多粘芽孢杆菌胞外多糖、胶冻样芽孢杆菌胞外多糖、海藻酸钠、κ-卡拉胶和水混合溶解形成包埋水溶液;
(4)将微生物菌剂与包埋水溶液混合均匀后,滴入由氯化钙和氯化钾组成的混合水溶液中,滴完后静止30-60分钟,获得包埋颗粒;
(5)将得到的包埋颗粒通风自然干燥,即制得成品。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步骤(2)中菌泥、香橙素、抗坏血酸和水混合方式为先将香橙素0.3~0.8份、抗坏血酸0.1~0.5份和水100份混合,然后添加菌泥直到混合液中淡紫拟青霉孢子含量1~25亿个/ml。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步骤(3)中按多粘芽孢杆菌胞外多糖0.5~1份、胶冻样芽孢杆菌胞外多糖0.5~1份、海藻酸钠0.3~4、κ-卡拉胶0.5~1.5份和水100份混合溶解。
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3)中多粘芽孢杆菌胞外多糖由多粘芽孢杆菌在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得到,所述发酵培养基按质量浓度计组成为:蛋白胨20~45g/L,蔗糖50~80g/L,酵母粉35~45g/L,氯化钠0.05~0.1g/L,硝酸铵0.2~2g/L,磷酸二氢钾0.5~10g/L,烟酸 3~5mg/L,七水硫酸镁10~13g/L,氯化铁0.06~0.08g/L,其余为水;发酵条件为:装料系数0.5~0.6,温度33~35℃,压力为高于常压0.05~0.06 MPa,通气量0.7~0.9 v/v.min,发酵时间48~6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0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介入医疗用高强度不锈钢丝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冲压机加工用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