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糯玉米的微低温长效保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0564.1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7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牛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双版纳傣鲜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9/10 | 分类号: | A23B9/10 |
代理公司: | 云南律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9 | 代理人: | 谢乔良 |
地址: | 666109 云南省西双***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低温 长效 保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糯玉米的微低温长效保鲜方法,属于农产品保鲜技术领域。所述保鲜方法包括采收、循环预冷及分级微低温保鲜工序,糯玉米在鲜穗水分含量60‑75%时采收,去除污染部分。然后进行强制循环预冷,使玉米芯在5‑10min内预冷至5‑7℃,保持30‑60min后将糯玉米先在1‑4℃微冷24‑48h,再在‑2‑0℃微冻保存即可。所述保鲜方法能够诱导糯玉米籽粒的自然休眠,有效降低玉米的呼吸代谢速率和失水量,钝化酶活性,玉米籽粒中可溶性糖的损失更少,还原糖的保留率更高,延缓了玉米籽粒的衰老,极大地保持了糯玉米的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所述保鲜方法无添加剂,保鲜时效长,工艺流程少,设备通用率高,处理速度快,操作简便,容易控制,推广应用价值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糯玉米的微低温长效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糯玉米主要起源于我国的广西和云南地区,是普通玉米在栽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自然变异类型。糯玉米籽粒中支链淀粉含量极高,并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口感软糯清香,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糯玉米的口感品质和营养价值受其呼吸作用、酶解模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采摘后的保鲜处理成为糯玉米生产流通中的关键环节。为了保持糯玉米自身清香甜糯的口感,传统的加工方法需要严格控制采摘起始时间及保存时长,局限性比较大,不便于规模化生产。基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工艺流程短、设备通用性强、无添加剂的糯玉米微低温长效保鲜方法,最大限度的保留鲜食糯玉米的食味品质和营养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糯玉米的微低温长效保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糯玉米的微低温长效保鲜方法,包括采收、循环预冷及分级微低温保鲜工序,具体包括:
A、采收:糯玉米在鲜穗水分含量60-75%时采收,去除污染部分。
B、循环预冷:将采收处理后的糯玉米进行强制循环预冷,使玉米芯在5-10min内预冷至5-7℃,并保持30-60min。
C、分级微低温保鲜:将预冷后的糯玉米先在1-4℃微冷24-48h,然后在-2-0℃微冻保存即可。
采收工序中,所述糯玉米在鲜穗水分含量65-70%时采收。
循环预冷工序中,所述预冷采用强制循环风冷或水冷方式的任一种。预冷的保持时间为45min。
分级微低温保鲜工序中,所述糯玉米用聚氯乙烯膜包覆。聚氯乙烯膜的厚度为0.5-0.6μm,包覆玉米时,在玉米棒的两端位置留有1-3个5-6mm的孔。
分级微低温保鲜工序中,所述微冷温度为2-3℃,微冷时间为36h,微冻温度为-1±0.5℃。糯玉米在所述微冻状态的保鲜时间可达20-40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所述分级微低温处理中,微冷与微冻温度及保留时间的选择,能够有效降低糯玉米的呼吸代谢速率和失水量,钝化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和淀粉分枝酶的活性。糯玉米籽粒中可溶性糖的损失更少,还原糖的保留率更高,淀粉含量变化缓慢,从而极大地保留了糯玉米的营养成分和感官品质。其次,所采用的预冷、微冷及微冻的渐进式低温驯化工艺,可以充分减少玉米籽粒中丙二醛的积累量,较好的保持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延缓了长期保鲜时玉米籽粒的衰老,进一步增强了糯玉米的感官品质。所述分级微低温保鲜方法能够诱导玉米籽粒的自然休眠,无添加剂,保鲜时效长,工艺流程少,设备通用率高,处理速度快,操作简便,容易控制,不会引起糯玉米的营养成分流失及色、香、味的降低,推广应用价值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双版纳傣鲜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双版纳傣鲜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0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景区水面漂浮物收集装置
- 下一篇:基于车联网大数据的信息提醒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