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宰前肉猪组织中氟苯尼考残留是否超标的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7939.X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8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余军军;韦田;蓝棋浩;陈秋月;宁军;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精捷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2;G01N30/32;G01N30/34;G01N30/7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陆丰艳 |
地址: | 527499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猪 组织 中氟苯尼考 残留 是否 标的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兽药残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宰前肉猪组织中氟苯尼考残留是否超标的监测方法。本发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对混饲过含有氟苯尼考粉的肉猪体内组织(肌肉、肝脏、肾脏、肺脏)和尿液中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在猪体内组织和尿液中的残留消除情况以及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在体液与各组织残留量的相关性,并预测达到休药期时尿液中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的含量范围,当尿液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含量低于45μg·L‑1时,99%猪只体内组织中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本发明为肉猪体内氟苯尼考残留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的宰前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残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宰前肉猪组织中氟苯尼考残留是否超标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氟苯尼考是美国先灵葆雅公司于上世纪70年代研制的酰胺醇类动物专用广谱抗菌药,其抗菌活性优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具有抗菌谱广、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泛的特点,被广泛用在兽医临床上防治敏感菌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以及仔猪消化道疾病。然而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具有胚胎毒性,中毒后会出现厌食、腹泻等不良反应。并且氟苯尼考的消除半衰期长,如果临床用药不科学,很容易产生药物残留问题。
氟苯尼考的残留不仅有原形药物,而且还有以氟苯尼考胺为主的其他代谢产物。目前,由于兽药临床上使用不当,细菌对氟苯尼考的耐药性也越来越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多重耐药性。长期下去,细菌的耐药性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普通的药物将对细菌无有效抑制作用。这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还会增大兽医临床治病难度,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因而我国对猪组织中的氟苯尼考最高残留限量做了规定,规定猪肌肉中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之和)不得超过300μg·kg-1。
目前,常用的动物体内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包括微生物法、毛细管电泳法、酶联免疫法、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其中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作为唯一确证方法应用最多。国内外对氟苯尼考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消除的报道虽然已有很多,但对氟苯尼考在猪体内的残留监控主要用动物的可食用组织中,如中国专利CN 109709258 B公开了一种检测猪可食性组织中氟苯尼考总残留物的方法及应用,通过对猪可食性组织进行提取处理,然后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检测。该方法虽然充分释放了猪可食性组织中氟苯尼考结合残留物,并将其转化为氟苯尼考胺,避免了现有方法可能导致的“假阴性”结果,对肉猪能否上市提供了一定的监控和保障作用,但是该检测方法适用于屠宰后的动物组织中的药物残留的检测,如果在屠宰后肉猪体内可食性组织中的氟苯尼考的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则不可上市或食用,无疑会造成一种巨大的浪费。
因此,亟待研究一种简单经济肉猪体内氟苯尼考残留的宰前监测方法,仅通过检测肉猪尿液中氟苯尼考残留量,即可预测肉猪中可食用组织中氟苯尼考的残留量是否合格。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宰前肉猪体内氟苯尼考残留是否超标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肉猪的简单经济的宰前监测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对混饲过含有氟苯尼考粉的肉猪体内组织(肌肉、肝脏、肾脏、肺脏)和尿液中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在猪体内组织和尿液中的残留消除情况以及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在体液与各组织残留量的相关性,并预测达到休药期时体液中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的含量范围,当尿液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含量低于45μg·L-1时,99%猪只体内组织中氟苯尼考残留标志物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符合屠宰标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宰前肉猪组织中氟苯尼考残留是否超标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精捷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精捷检验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79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