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解耦六维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5849.7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99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姚裕;周民权;李先影;赵彪;吴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16 | 分类号: | G01L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解耦六维力 传感器 | ||
本发明提出了结构解耦六维力传感器,包括固定框、浮动框、测力组件。测力组件两端配有柔性球铰,保证测力组件均为二力杆。浮动框通过12个测力组件与固定框相连接。当该六维力传感器承载某方向力/力矩时,由于X元、Y元和Z元测力组件两两对称布置,其余分量上的作用力被相互抵消,故对其余分量没有干扰。本发明能够实现力与力之间相互解耦,力与力矩之间相互解耦,力矩与力矩之间相互解耦,具有结构解耦更彻底、标定方便、精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力学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结构解耦六维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六维力传感器一般由弹性敏感元件、应变计、惠斯顿电桥组成。它的基本原理是当构件受到外部载荷作用,被测量对象表面产生微小机械变形,变形与外力成正比关系。粘贴在表面的应变计随之发生相同的形变,使其电阻值有一个增量,通过惠斯顿电桥把电阻增量转化为电压增量,该电压增量与传感器所受外力也成正比。将电压信号通过数据采集与信号处理系统的处理,得到作用的外部载荷。目前,传统的六维力传感器很难完全实现结构解耦。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解耦六维力传感器,目的是完全实现或者近似完全实现结构解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结构解耦六维力传感器,包括固定框、位于固定框上方的浮动框;所述固定框与浮动框之间的空间中设置若干测力组件;所述浮动框具有水平面的对称中心;
所述若干测力组件包括设置在水平第一方向的四个X测力组件、设置在水平第二方向的四个Z测力组件、设置在竖直方向的四个Y测力组件;所述水平第一方向与水平第二方向在水平面内相互垂直,竖直方向同时与水平面内的水平第一方向、水平第二方向垂直;
四个X测力组件两两一组对称的设置于对称中心两侧,所述浮动框设有位于每一组的两个X测力组件两端的X上立柱;所述固定框设有位于每一组的两个X测力组件之间的X下立柱;每一组中的两个X测力组件同轴设置,且每个X测力组件的两端均连接在一个X上立柱与X下立柱之间;
四个Z测力组件两两一组对称的设置于对称中心另外两侧,所述浮动框设有位于每一组的两个Z测力组件两端的Z上立柱;所述固定框设有位于每一组的两个Z测力组件之间的Z下立柱;每一组中的两个Z测力组件同轴设置,且每个Z测力组件的两端均连接在一个Z上立柱与Z下立柱之间;
四个Y测力组件位于浮动框的四角位置,四个Y测力组件中两两相对对称中心对称设置,每个Y测力组件的上端连接浮动框而下端连接固定框。
进一步的,每个测力组件均为二力杆。
进一步的,每个测力组件的结构相同,包括测力元件、位于测力元件两端的拉杆、分别位于拉杆外端的柔性球铰,所述柔性球铰用于和固定框或浮动框连接。
进一步的,当在对称中心对浮动框施加力或者力矩时,12个测力组件同时施力于浮动框。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框包括浮动平台,所述X上立柱、Z上立柱自浮动平台的底面向下延伸;且浮动平台为中心对称且大平面为正方形面的扁平方体;所述X上立柱、Z上立柱与浮动平台共同形成的结构仍然是中心对称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能够实现力与力之间相互解耦;力与力矩之间相互解耦力矩与力矩之间相互解耦,具有结构解耦彻底、标定方便、精度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解耦六维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58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项目与产品同步迭代升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整体式结构解耦六维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