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枕打磨设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3984.8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9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杨顺锋;龚楠富;薛明胜;裴晓阳;陈吉林;肖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31/20 | 分类号: | E01B31/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胡绪东 |
地址: | 401147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枕 打磨 设备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枕打磨设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轨道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电机组件、固定装置、升降装置、打磨装置、滚动装置和底座;固定装置包括夹板;在夹板之间通过辅助丝杆进行连接;在夹板上还设置有连接件;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升降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框,和连接两者的转杆;传动丝杆的一端穿过顶板设置;打磨装置包括磨盘;在磨盘上安装有打磨模块;滚动装置包括转轴和滚轮;底座包括方形框架;在该方形框架的下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脚,支撑脚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道床上;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常规打磨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干扰,使调平的支架或支撑杆发生位移变化,导致轨枕打磨设备不平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加工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枕打磨设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整体道床施工时,轨枕平整度控制精度不够高,在后期运营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匀,导致轨枕不同程度的下沉,使轨枕不平整度增加,引起转辙机转换力过大,影响行车安全。通常情况是用手持砂轮机进行轨枕打磨设备处理,但运营线施工时间短,且要求施工精度高,手持砂轮机打磨轨枕慢且精度很难控制。如何快速且高精度打磨轨枕平整度,成为了轨枕平整度病害处理施工急需解决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如国内公开号为CN102817292A,公开日期为2012.12.12所示的专利文件:“一种无挡肩轨枕打磨设备装置”中公开了一种打磨装置,其通过利用打磨架为打磨机提供一个走行平面,保证打磨出的轨枕面与打磨架表面平行以提高打磨精度,但其公开的装置在打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干扰,使调平的支架发生位移变化,以及打磨机升降装置容易被卡,导致轨枕打磨设备不平整以及不能升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枕打磨设备装置,以解决常规打磨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干扰,使调平的支架发生位移变化,以及打磨机升降装置容易被卡,导致轨枕打磨设备不平整以及不能升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枕打磨设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包括电机组件、固定装置、升降装置、打磨装置、滚动装置和底座;
固定装置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夹板;在夹板之间通过设置在周侧的辅助丝杆进行连接;在夹板上还设置有连接件;
电机组件包括电机,电机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夹板之间;
升降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框,顶板和底框之间通过有转杆相连接;顶板设置在固定装置的上部,且传动丝杆的一端穿过顶板与顶部的夹板相连接;
打磨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机下部输出端的磨盘;在磨盘上安装有打磨模块;
滚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框前后侧的转轴;在转轴的两端安装有滚轮;
底座包括由若干个直型钢拼接成的方形框架;该方形框架的尺寸与转轴的长度大小相适应,且在该方形框架的下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脚,支撑脚通过膨胀螺栓安装在道床上。
优选的,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传动丝杆顶部端侧的转动盘(;且在顶板的侧部还安装有推行扶手。
进一步的,升降装置上转杆的个数与固定装置上辅助丝杆相对应;且各个转杆的轴线与辅助丝杆的轴线相互平行;在转杆于辅助丝杆之间还设置有连接头;在连接头与转杆相接的位置还安装有轴承。
优选的,升降装置还包括安装在顶板侧端的量尺;量尺与传动丝杆相平行设置。
优选的,在顶板的中部及固定装置上部夹板的中部对应传动丝杆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传动丝杆相配合的导向螺纹凸台;转杆的一端固定在底框上,另一端穿过顶板后由卡头进行固定。
优选的,电机为一个受磁力开关控制的外接电源式电机结构;该磁力开关安装在推行扶手上;电机的顶部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固定装置的上部夹板位置。
优选的,打磨装置上所使用的打磨模块为金刚石模块;磨盘与电机的输出端采用连接钢套管键槽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五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3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