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导磁体骨架磁导率的控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3519.4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2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朝胜;周能涛;姜北燕;王丽芳;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导 磁体 骨架 磁导率 控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磁体骨架磁导率的控制工艺,包括选料、切削粗加工、真空电子束焊、高温固溶处理、切削精加工及真空中光亮热处理的步骤。本发明使超导磁体线圈中的超导磁体骨架能够满足材料磁导率μ≤1.05;焊缝磁导率μ≤1.10的要求,为确保超导磁体线圈的磁场强度、磁场均匀度及磁场梯度提供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聚变装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导磁体骨架磁导率的控制工艺。
背景技术
超导磁体目前已获得广泛应用,它与常规磁体相比有许多特点,例如可以在大空间产生高磁场而只消耗很少的电能,可以在更高的电流密度下运行,减小线圈的体积及重量轻,并可能产生更高的磁场梯度,强磁场中心的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可达到40T。
随着大型科学装备的发展,尤其是热核聚变实验装置,高能加速器,探测器等等实验设备的快速发展,国际上10T磁场的超导磁体已经开始商业化。对超导磁体的磁场强度、磁场均匀度及磁场梯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图1所示,超导磁体骨架2是超导磁体线圈1的重要部件,由于超导磁体线圈1的工作温度是4.5K,考虑到低温下的机械强度,可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成,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制成的超导磁体骨架2需要严格控制磁导率(材料磁导率μ≤1.05;焊缝3磁导率μ≤1.10),尽量避免磁化影响磁体磁场分布(磁场均匀度),以及避免过大的受力。现有技术中,亟需出现一种能够严格控制超导磁体骨架磁导率的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材料磁导率μ≤1.05;焊缝磁导率μ≤1.10的超导磁体骨架磁导率的控制工艺。
一种超导磁体骨架磁导率的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选料:选取磁导率μ<1.01的奥氏体不锈钢作为材料,奥氏体不锈钢中的Ni含量范围是10%~15%;
(2)、切削粗加工:选择具有硬质合金涂层的刀具作为切削加工的刀具,在切削加工过程中选择小切削量进刀方式进行粗加工;
(3)、真空电子束焊:对焊缝进行真空电子束焊,真空度1×10-2Pa,电压150KV,电流30~70mA,移动速度5~8mm/s;
(4)、高温固溶处理:将粗加工后的超导磁体骨架进行加热,在室温~400℃时升温速度5~10℃/min,在400℃~1150℃时升温速度1~2℃/min,在 1150℃时保温1.5~2h,完成后进行冰水冷却;
(5)、切削精加工:选择具有硬质合金涂层的刀具作为切削加工的刀具,在切削加工过程中选择小切削量进刀方式进行半精加工及精加工;
(6)、真空中光亮热处理:将精加工后的超导磁体骨架放入真空炉中抽真空至1×10-4Pa时进行加热,在室温~300℃时升温速度3~5℃/min,在300℃~600℃时升温速度0.5~1℃/min,在 600℃时保温1.5~2h,之后随炉冷至150℃,充氮气冷至室温即可。
本发明通过选料,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穿插真空电子束焊、高温固溶处理及真空中光亮热处理等工艺手段,使超导磁体线圈中的超导磁体骨架能够满足材料磁导率μ≤1.05;焊缝磁导率μ≤1.10的要求,为确保超导磁体线圈的磁场强度、磁场均匀度及磁场梯度提供了基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中超导磁体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聚能电物理高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3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