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掘机下车轨距调节方法、装置及挖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8915.8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毛振刚;卢加林;于佳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04 | 分类号: | E02F3/04;E02F9/00;E02F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机 下车 轨距 调节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挖掘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掘机下车轨距调节方法、装置及挖掘机。所述挖掘机下车轨距调节方法包括:获取挖掘机的工况数据;基于所述工况数据确定所述挖掘机的稳定状态;基于所述稳定状态对所述挖掘机的下车轨距进行控制,由此方法,可以使挖掘机根据现场的作业工况自动的调节自身下车的轨距,使车辆稳定,避免车辆倾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挖掘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掘机下车轨距调节方法、装置及挖掘机。
背景技术
挖掘机作业稳定性对整机工作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的挖掘机不仅能保证安全作业,也能在作业范围内发挥最佳挖掘性能。挖掘机在斜坡作业时,铲斗挖掘反作用力对挖掘机形成侧面倾覆力矩,当倾覆力矩过大时易发生整机倾覆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提高挖掘机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调节左右纵梁与主车架的固定位置,进而来调节左右履带轨距,通过调节下车轨距来提高挖掘机作业稳定性。然而,现有技术的下车轨距调节只能在非工作状态下通过改变左右纵梁与主车架的固定位置,需要通过人工进行调节,费时费力,且在作业工况改变时,无法进行及时调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挖掘机下车轨距无法自适应调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对挖掘机下车轨距进行自适应调节的挖掘机下车轨距调节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挖掘机下车轨距无法自适应调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对挖掘机下车轨距进行自适应调节的挖掘机下车轨距调节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挖掘机下车轨距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挖掘机的工况数据;
基于所述工况数据确定所述挖掘机的稳定状态;
基于所述稳定状态对所述挖掘机的下车轨距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工况数据至少包括倾覆力矩,所述基于所述工况数据确定所述挖掘机的稳定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工况数据确定稳定力矩,所述稳定力矩为所述挖掘机在当前作业状态下的最大倾覆力矩;
对比所述倾覆力矩与所述稳定力矩的大小;
若所述倾覆力矩等于所述稳定力矩,则确定所述挖掘机的稳定状态为第一预设状态;
若所述倾覆力矩小于所述稳定力矩,则确定所述挖掘机的稳定状态为第二预设状态;
若所述倾覆力矩大于所述稳定力矩,则确定所述挖掘机的稳定状态为第三预设状态。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稳定状态对所述挖掘机的下车轨距进行调节,包括:
若确定所述挖掘机的稳定状态为第一或第二预设状态,则控制所述挖掘机的下车轨距保持不变;
若确定所述挖掘机的稳定状态为第三预设状态,则基于所述工况数据确定所述挖掘机当前状态下的标准下车轨距;
基于所述标准下车轨距对所述挖掘机的下车轨距进行调节直至所述挖掘机的稳定状态达到第一预设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挖掘机,包括:
第一下车梁与第二下车梁;
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分别驱动所述第一下车梁与所述第二下车梁,并适于调节所述第一下车梁与所述第二下车梁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挖掘机还包括:第一顺序阀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相连通;
第二顺序阀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相连通;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89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