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宝组装生产设备、组装方法和智能工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8466.7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5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兰万松;伍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万松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欢欢 |
地址: | 325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组装 生产 设备 方法 智能 | ||
本发明涉及充电宝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宝组装生产设备、组装方法和智能工控设备。该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机架、第一输送装置、第一搬运装置、装壳装置、外壳上料装置、第二搬运装置、第三搬运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第一搬运装置衔接第一输送装置和装壳装置,实现电池上料,第二搬运装置衔接外壳上料装置和装壳装置,实现外壳上料;第三搬运装置衔接装壳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实现成品下料。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组装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宝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宝组装生产设备、组装方法和智能工控设备。
背景技术
在软包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各种电子产品;利用软包电池制作成电池组件,便于获得合适容量的电池组件,方便应用于不同的产品中。铝塑膜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制作软包电池;但是,铝塑膜质地较软,容易被划伤,导致软包电池泄露,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将软包电池放置到硬质壳体中,制作成电池模组,有利于对软包电池起到保护作用,便于生产过程中进行装配和操作。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9329048U,公开日:2019.08.30)公开了一种软包电池入壳设备及软包电池入壳工装,涉及电池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包电池入壳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工作台、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和驱动装置;工作台用于承载电池模组的壳体;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分别转动连接于设备本体,并且,第一辊筒的转动轴线平行于第二辊筒的转动轴线,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之间设置有供软包电池穿过的电池通道;驱动装置分别与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分别绕各自的转动轴线异向转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需要人工辅助,组装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下;2.电池包装壳成功率低;3.外壳上料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辅助,组装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组装效率高的充电宝组装生产设备和组装方法。
为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充电宝组装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设备包括机架、第一输送装置、第一搬运装置、装壳装置、外壳上料装置、第二搬运装置、第三搬运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第一搬运装置衔接第一输送装置和装壳装置,实现电池上料,第二搬运装置衔接外壳上料装置和装壳装置,实现外壳上料;第三搬运装置衔接装壳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实现成品下料;
该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加工:
S1外壳上料:外壳上料装置将外壳分离出来,而后第二搬运装置将外壳吸取放置在装壳装置中;
S2电池上料:电池从第一输送装置中实现上料,通过第一搬运装置将电池搬运到装壳装置中实现上料;
S3电池装入:装壳装置将电池装入外壳中;
S4下料:第三搬运装置将组装完成的电池包从装壳装置中搬运到第二输送装置实现下料。
一种充电宝组装生产设备,该设备包括机架、第一输送装置、第一搬运装置、装壳装置、外壳上料装置、第二搬运装置、第三搬运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第一搬运装置衔接第一输送装置和装壳装置,实现电池上料,第二搬运装置衔接外壳上料装置和装壳装置,实现外壳上料;第三搬运装置衔接装壳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实现成品下料;
该设备采用的方法依次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加工:
S1外壳上料:外壳上料装置将外壳分离出来,而后第二搬运装置将外壳吸取放置在装壳装置中;
S2电池上料:电池从第一输送装置中实现上料,通过第一搬运装置将电池搬运到装壳装置中实现上料;
S3电池装入:装壳装置将电池装入外壳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万松,未经兰万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8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