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水泥混凝土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5663.3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3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静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0/34;C04B24/26;B01D29/03;B01D29/64;B01J19/18;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张燕燕 |
地址: | 317515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水泥 混凝土 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效水泥混凝土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30-38份、巯基乙酸8-10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28-35份、二氯甲烷5-8份、氯化苄12-16份、乙醚12-16份、阻聚剂1-3份、引发剂a2-5份、引发剂b3-6份、去离子水15-26份;
该水泥混凝土减水剂由如下步骤制备:
步骤一、将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二氯甲烷和阻聚剂一起投入一体生产设备中,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二氯甲烷和阻聚剂通过反应釜一(2)顶部的进料管(25)依次投入反应釜一(2)的内部,通过进水管(10)向反应釜一(2)表面的螺旋换热管(9)内部通入40℃循环水,接着通过进料管(25)持续向反应釜一(2)的内部添加氯化苄,启动反应釜一(2)顶部的驱动电机(5)工作开关,驱动电机(5)输出轴带动反应釜一(2)内部的反应架(6)进行转动,对反应釜一(2)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反应5h后,通过进水管(10)向螺旋换热管(9)的内部通入冷却水,将反应釜一(2)内部的原料冷却至室温;
步骤二、通过进水管(10)向反应釜一(2)表面的螺旋换热管(9)内部通入40℃循环水,接着通过进料管(25)向反应釜一(2)的内部添加乙醚,继续通过驱动电机(5)输出轴带动反应架(6)在反应釜一(2)的内部进行转动,反应3h后得到单体产物;
步骤三、启动真空干燥箱(4)顶部左侧的料泵(21)工作开关,利用料泵(21)配合抽料管(22)对反应釜一(2)内部的单体产物进行抽取,单体产物在进入抽料管(22)内部之前经过滤架(13)内部的滤网(14)进行滤料处理,接着单体产物被抽入料箱(19)的内部,向蒸汽管(20)的内部通入40℃蒸汽,对料箱(19)内部的单体产物进行干燥;
步骤四、通过反应釜二(3)顶部的进料管(25)向反应釜二(3)的内部投入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去离子水,启动反应釜二(3)顶部的驱动电机(5)工作开关,反应釜二(3)内部的反应架(6)转动,使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全部溶解,接着通过进料管(25)向反应釜二(3)的内部投入巯基乙酸和引发剂a,反应10min后,启动真空干燥箱(4)顶部右侧的料泵(21)工作开关,将料箱(19)内部的单体产物抽入反应釜二(3)的内部,通过进料管(25)向反应釜二(3)的内部投入引发剂b,向反应釜二(3)表面螺旋换热管(9)的内部通入50℃循环水,恒温搅拌反应2h;
步骤五、通过进料管(25)向反应釜二(3)的内部添加质量浓度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反应釜二(3)内部的反应液pH值为7,通过出料管(24)将反应釜二(3)内部的反应液送出,得到水泥混凝土减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泥混凝土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阻聚剂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所述引发剂a为双氧水,所述引发剂b为抗坏血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泥混凝土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生产设备包括底座(1)、反应釜一(2)、反应釜二(3)和真空干燥箱(4),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反应釜一(2)和反应釜二(3),且底座(1)的顶部位于反应釜一(2)和反应釜二(3)之间设置有真空干燥箱(4),所述反应釜一(2)和反应釜二(3)的顶部均设置有驱动电机(5),且反应釜一(2)和反应釜二(3)的内部均设置有反应架(6),两个所述驱动电机(5)输出轴的一端分别贯穿反应釜一(2)和反应釜二(3)并延伸至反应釜一(2)和反应釜二(3)的内部,且两个驱动电机(5)输出轴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反应架(6)的顶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水泥混凝土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一(2)和反应釜二(3)的表面均设置有加热组件(7),所述加热组件(7)包括保温套(8)、螺旋换热管(9)、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所述反应釜一(2)和反应釜二(3)的表面均设置有保温套(8),且两个保温套(8)的内壁均设置有螺旋换热管(9),所述螺旋换热管(9)的顶端连通有进水管(10),且螺旋换热管(9)的底端连通有出水管(11),两个所述螺旋换热管(9)的内表面分别与反应釜一(2)和反应釜二(3)的表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静,未经王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56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送带式作物表型获取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酵素面膜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