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气囊安全作业带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4172.7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杜子文;张延欣;董艺;贾新卷;季永新;罗叔通;丛顺;李家盛;张在晨;俞旺新;沈雅雯;苏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A62B3/00;G01D21/02;A61B5/0205;A61B5/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气囊 安全 作业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气囊安全作业带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施工现场智能防护领域。包括作业带主体;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安装于作业带主体内部;高压气瓶,高压气瓶安装于作业带主体内部;电子电路信息模块,电子电路信息模块安装于作业带主体上,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通讯连接有可视化智慧管理平台;安全锁止装置,安全锁止装置与电子电路信息模块电连接,安全锁止装置连接于作业带主体外侧;蓄电池,蓄电池安装于作业带主体内部。本发明以安全气囊和作业带主体为设备载体,以控制单元为控制核心,以通讯模块为通信手段,以可视化智慧管理平台为管理系统,以安全锁止装置为保障,实现对工人高坠情况的预防和防护双重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现场智能防护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气囊安全作业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高空建筑的施工量也越来越大。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复杂,项目工期紧,交叉作业多,现场管理难度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所有的安全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占据总量第一,从2015年至2019年各年占比分别为53.17%、52.52%、47.83%、52.20%、53.69%。
安全事故会给个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刻不容缓,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也是各施工企业的迫切需求,目前建筑工人的安全保护措施主要以安全带为主,但安全带的安全防护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时而发生作业人员意外的发生,不能对工人提供更全面的安全防护。
为了能在高坠意外事故发生时给予高坠者多一份安全保护,将高坠事故的致残、致死率降到最低,有必要提供一种在危险情况发生时利用电控元件控制气囊充气且实时监测工人安全情况的智能气囊安全作业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气囊安全作业带,包括:
作业带主体;
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安装于所述作业带主体内部;
高压气瓶,所述高压气瓶安装于所述作业带主体内部,所述高压气瓶与所述安全气囊连接;
电子电路信息模块,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安装于所述作业带主体上,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与所述高压气瓶电连接,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通讯连接有可视化智慧管理平台,所述可视化智慧管理平台用于接收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发出的信号;
安全锁止装置,所述安全锁止装置与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电连接,所述安全锁止装置连接于所述作业带主体外侧,用于在意外情况发生时将作业带主体预紧收缩;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作业带主体内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电路信息模块包括插扣式磁吸导通装置、控制单元、通讯模块和触发装置,所述插扣式磁吸导通装置、所述通讯模块和所述触发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高压气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智能算法数据处理模块、识别装置和判别模块,所述智能算法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所述识别装置发出的识别信息,所述判别模块用于将智能算法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的信息进行危险判别,所述识别装置依次与所述智能算法数据处理模块和所述判别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装置包括重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和线性加速度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的失重或超重状态,所述陀螺仪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的方向变化,所述线性加速度用于检测人体的加速度,所述重力传感器、所述陀螺仪传感器和所述线性加速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判别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人体监测装置,所述人体监测装置安装于所述作业带主体内部,所述人体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监测人体的温度、心率、血压和血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41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耐压试验耐压线支撑杆
- 下一篇:一种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