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负载电阻的电流检测电路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83735.0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1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龙;张志浩;章国豪;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彭东威 |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负载 电阻 电流 检测 电路 设备 | ||
1.一种应用于负载电阻的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轨到轨跨导运放电路和输出回路;
轨到轨跨导运放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待检测电路,输出端连接输出回路;
轨到轨跨导运放电路包括十三个NMOS管和十二个PMOS管;
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和第一PMOS管构成偏置电路,第一NMOS管的D极连接第二NMOS管的S极,第二NMOS管的D极连接第一PMOS管的S极;
第二PMOS管和第三PMOS管构成第一电流镜,第四PMOS管和第五PMOS管构成第二电流镜,第三NMOS管和第四NMOS管构成第三电流镜,第十NMOS管和第十一NMOS管构成第四电流镜,第十二NMOS管和第十三NMOS管构成第五电流镜,第六PMOS管和第八PMOS管构成第六电流镜;
第九PMOS管、第十PMOS管、第十一PMOS管和第十二PMOS管构成第一共源共栅差分对管,第九PMOS管的D极和第十一PMOS管的S极连接,第十PMOS管的D极和第十二PMOS管的S极连接,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和第九NMOS管构成第二共源共栅差分对管,第八NMOS管的S极和第六NMOS管的D极连接,第九NMOS管的S极和第七NMOS管的D极连接;
第一N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十NMOS管、第十一NMOS管、第十二NMOS管和第十三NMOS管的S极接地,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和第八PMOS管的S极接直流电源;
第一NMOS管的G极与第五NMOS管的G极连接,第五NMOS管的D极与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的S极连接;
第二NMOS管的D极与第一PMOS管的G极连接,第二PMOS管的G极还连接第七PMOS管的G极,第七PMOS管的D极连接第九PMOS管、第十PMOS管的S极;
第八PMOS管的G极和D极连接,第八PMOS管的D极和第十三NMOS管的D极连接,第十三NMOS管的G极和第十二PMOS管的D极连接,第十二NMOS管的D极和第十二PMOS管的D极连接;
第十一NMOS管的G极和D极连接,第十一NMOS管的D极和第十一PMOS管的D极连接;
第三PMOS管的G极连接D极,第四PMOS管的G极连接D极,第三NMOS管的D极与G极连接;
第五PMOS管的D极和第六PMOS管的D极之间为电流输出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负载电阻的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流镜的电流传输比例为2:1,第二电流镜的电流传输比例为1:2,第三电流镜的电流传输比例为1:1,第四电流镜的电流传输比例为2:1,第五电流镜的电流传输比例为1:2,第六电流镜的电流传输比例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负载电阻的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三PMOS管、第十四PMOS管、第十五PMOS管、第十六PMOS管、第十四NMOS管、第十五NMOS管、第十六NMOS管和第十七NMOS管;
第十三PMOS管和第十四NMOS管设置在第十二PMOS管的D极和第三NMOS管的D极之间,第十三PMOS管的S极连接第十二PMOS管的D极,第十三PMOS管的D极连接第十四NMOS管的D极,第十四NMOS管的S极连接第三NMOS管的D极连接;
第十四PMOS管和第十五NMOS管设置在第五PMOS管的D极和第四NMOS管的D极之间,第十四PMOS管的S极连接第五PMOS管的D极,第十四PMOS管的D极连接第十五NMOS管的D极,第十五NMOS管的S极连接第四NMOS管的D极连接;
第十五PMOS管设置在第六PMOS管的D极和第十NMOS管的D极之间,第十五PMOS管的S极连接第六PMOS管的D极,第十五PMOS管的D极连接第十六NMOS管的D极,第十六NMOS管的S极连接第十NMOS管的D极;
第十六PMOS管设置在第八PMOS管的D极和第十三NMOS管的D极之间,第十六PMOS管的S极连接第八PMOS管的D极,第十六PMOS管的D极连接第十七NMOS管的D极,第十七NMOS管的S极连接第十三NMOS管的D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37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