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高屏蔽性能的镀锡铜箔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2576.2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7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徐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宏业铜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30 | 分类号: | C25D3/30;C25D3/32;C25D5/34;C25D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汪丽丽 |
地址: | 343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屏蔽 性能 镀锡 铜箔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屏蔽性能的镀锡铜箔加工工艺,属于铜箔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提供用于镀锡加工工艺的铜箔;S2、将铜箔收卷至放卷设备中;S3、提供一台收卷设备;S4、对铜箔进行化学抛光处理;S5、进行两次铜箔除油处理;S6、进行水洗以及酸洗处理;S7、镀锡材料选用光亮硫酸盐镀锡液;S8、在光亮硫酸盐镀锡液中投放添加剂;S9、在光亮硫酸盐镀锡液中投放稳定剂以及絮凝剂;S10、对铜箔表面进行烘干;S11、由收卷设备对镀锡后的铜箔进行回收。该应用于高屏蔽性能的镀锡铜箔加工工艺,通过添加硫酸,降低亚锡离子的活性、防止其水解、提高镀液导电性能及阳极电流效率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高屏蔽性能的镀锡铜箔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镀锡铜,是指表面镀有一薄层金属锡的铜,如镀锡铜线,在线缆加工制造过程中有一定的应用。镀锡能防止铜暴露在空气中而被氧化形成一层膜,即铜绿,而铜绿的导电性很差会增加电阻,盛装食物的器皿产生铜绿后可能对人体有害。因而镀锡主要就是为了防止铜被氧化。
现有技术中,铜箔在镀锡时的技术并不完善,导致屏蔽性能不佳,实用性有待提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屏蔽性能的镀锡铜箔加工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高屏蔽性能的镀锡铜箔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高屏蔽性能的镀锡铜箔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用于镀锡加工工艺的铜箔;
S2、将铜箔收卷至放卷设备中,并由恒定张力的放卷轴进行流水线的传输;
S3、放卷轴的另一端提供一台收卷设备,用于回收经流水线镀锡后的铜箔;
S4、对铜箔进行化学抛光处理,降低铜箔表面的粗糙度以及pH值;
S5、通过放卷轴将铜箔传输至除油槽中对铜箔依次进行两次铜箔除油处理;
S6、对上述除油后的铜箔经放卷轴传输至水洗槽中进行水洗,水洗后传输至酸洗槽中进行酸洗处理;
S7、对上述酸洗后的铜箔进行镀锡处理,镀锡材料选用光亮硫酸盐镀锡液;
S8、在光亮硫酸盐镀锡液中投放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主光剂、辅助光亮剂,并在主光剂中添加基本结构单元为-CH=N—CH=CH-或-CH=CH-CH=N-的西佛碱类增光剂;
S9、在光亮硫酸盐镀锡液中投放稳定剂以及絮凝剂,开始电镀锡操作,电镀锡的温度为20-30℃,电流密度为1.0-1.5A/㎡,电镀锡的反应时间为5分钟;
S10、反应完成后,经水洗槽水洗1分钟,在70-80℃的温度下对铜箔表面进行烘干;
S11、由收卷设备对镀锡后的铜箔进行回收。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4中,在对铜箔进行化学抛光处理时,利用铜在酸性或者碱性电解质溶液中的选择性自溶解作用,用于整平抛光铜箔的表面,使得铜箔表面具有一定的光亮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5中,在对铜箔进行除油处理时,除油槽选用化学除油以及电解除油的两种方式,所述化学除油的除油槽在前,所述电解除油的除油槽在后,所述化学除油采用热碱液进行除油,所述电解除油通过电解除油阳极进行除油。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S6中,酸洗槽中酸洗液采用镀锡助焊剂,所述镀锡助焊剂和酸洗液的质量占比为1:3,用于对铜箔表面的氧化膜进行酸洗钝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宏业铜箔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宏业铜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2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