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凝胶以及低糖青梅果肉凝胶软糖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82333.9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8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欣;黄桂颖;金伟平;白卫东;王辉;陈树鹏;曾晓房;冯卫华;余元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佳宝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G3/44 | 分类号: | A23G3/44;A23G3/42;A23G3/36;A23G3/4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帮专高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674 | 代理人: | 胡洋 |
| 地址: | 5102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 凝胶 以及 低糖 青梅 果肉 软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食用凝胶,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亲水性胶体 5~8份;菊粉 5~8份;青梅粉 1~3份;茶多酚 0.01~1份;
麦芽糖醇 7~10份;水 80~120份;
所述的亲水性胶体包含明胶和卡拉胶;其中,明胶与卡拉胶的重量比为5~7:3~5;
所述的菊粉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S001. 取干燥的菊芋地下块茎以及干燥的菊苣全草加水提取,在100℃的水中提取1.5h;过滤后得提取液;其中,干燥的菊芋地下块茎与干燥的菊苣全草的重量比为1:4;水的重量用量为干燥的菊芋地下块茎以及干燥的菊苣全草总重量的10倍;
S002. 将提取液上D101型非极性大孔树脂柱,先用3倍柱体积的体积分数
为4%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弃去体积分数为4%的乙醇水溶液洗脱下来的部位;然后再用5倍柱体积的体积分数为18%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收集体积分数为18%的乙醇水溶液洗脱下来的部位,浓缩干燥后即得所述的菊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凝胶,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亲水性胶体 6~7份;菊粉 6~7份;青梅粉 1~2份;茶多酚 0.03~0.06
份;麦芽糖醇 8~9份;水 1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凝胶,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
亲水性胶体 6份;菊粉 6份;青梅粉 2份;茶多酚 0.05份;麦芽糖
醇 9份;水 1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凝胶,其特征在于,明胶与卡拉胶的重量比为6:4。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食用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
下步骤:
S01. 将水加热至70~80℃,取1/2~2/3体积的水加入明胶进行充分溶胀;
S02. 充分溶胀后加入卡拉胶混合均匀;
S03. 加入剩余的1/3~1/2体积的70~80℃的水,混合均匀;
S04. 加入青梅粉、茶多酚、麦芽糖醇以及菊粉,混合均匀后即得所述的食用凝胶。
6.一种低糖青梅果肉凝胶软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在模具中倒入占模具体积1/2~2/3的食用凝胶,接着放入青梅果肉,然后再用食用凝胶覆盖青梅至凝胶与模具持平,待凝胶凝固后即得所述的低糖青梅果肉凝胶软糖;
所述的食用凝胶为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食用凝胶;
所述的青梅果肉为经过前处理的青梅果肉,具体前处理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1. 将青梅果肉依次用盐水、的维生素C水溶液以及氯化钙水溶液浸泡;
S12. 将经浸泡后的青梅果肉放入糖浆中,于1~6℃冷藏;
S13. 取出青梅果肉沥干,接着放入糖膜液中浸泡3~5min,取出即得所述的经过前处理的青梅果肉;
步骤S13中所述的糖膜液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制备pH值为3~4,质量分数为1~2%的壳聚糖水溶液;然后将质量分数为1~2%的壳聚糖水溶液与质量分数为1~2%的明胶水溶液于50~60℃下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的糖膜液;
其中,壳聚糖水溶液与明胶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2: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糖青梅果肉凝胶软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1中,盐水的质量分数为5~15%,浸泡时间为20~40min;维生素C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0.3~1%,浸泡时间为20~40min;氯化钙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2%,浸泡时间为20~40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糖青梅果肉凝胶软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2中所述的糖浆包含果糖和葡萄糖;糖浆中果糖的质量分数为10~15%;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8~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佳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佳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23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