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80310.4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程小亮;赵宇;张号军;王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5/08 | 分类号: | E01C5/0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程力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连续 混凝土 路面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钢筋混凝土层由若干连续配筋混凝土的预制板拼装而成,预制板的左右两边为长边且平行于道路中线、前后两端为相匹配的V形外凸或内凹且边缘为连续台阶,预制板内预埋有沿横向分布的纵向钢筋和沿纵向分布且平行于前后端的V形钢筋,纵向钢筋和V形钢筋均是一端伸出预制板、另一端通过预制板顶面的开口槽露出,纵向钢筋两端分别设有连接件A和连接件B,V形钢筋两端折为横向且分别设有连接件C和连接件D,拼装时连接件A与连接件B、连接件C与连接件D均上下卡合连接,拼装后开口槽、预制板间缝隙通过水泥砂浆填充。本发明省去现浇养生,保证了钢筋连接位置错开,连接方便结合紧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是一种纵向配置连续钢筋、横向不设缩缝的路面结构,该路面结构克服了普通混凝土板由于众多接缝存在而引起的行车不适及各种病害,形成较长段平坦的行车表面,具备承载能力强、整体性好、使用寿命长、维护维修少的优点,是我国目前环境和条件下长寿命路面主要结构形式之一。
目前,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主要采用现浇的施工方法,但是现浇混凝土的养护周期过长,导致工期过长,增加成本;而且,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要求钢筋搭接位置需要相互错开,不能在一个横断面上,因此目前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钢筋搭接的方法主要以焊接与绑扎为主,需要人力逐个操作,耗时较长;而且,V形钢筋宜容易产生横向宽裂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省去了现浇的养生时间,保证了钢筋连接位置错开,连接方便结合紧密,工程质量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包括路面结构基层和由若干连续配筋混凝土的预制板拼装而成的钢筋混凝土层,预制板的左右两边为长边且平行于道路中线、前后两端为相匹配的V形外凸或内凹且边缘为连续台阶,预制板内预埋有沿横向分布的纵向钢筋和沿纵向分布且平行于前后端的V形钢筋,纵向钢筋和V形钢筋均是一端伸出预制板、另一端通过预制板顶面的开口槽露出,纵向钢筋两端分别设有连接件A和连接件B,V形钢筋两端折为横向且分别设有连接件C和连接件D,拼装时连接件A与连接件B、连接件C与连接件D均上下卡合连接,拼装后开口槽、预制板间缝隙通过水泥砂浆填充密实。
进一步地,若路面结构设计为刚柔复合路面,则钢筋混凝土层上加铺沥青面层。
进一步地,连接件A上设有至少两组突出部和凹槽,连接件B上设有与之一一匹配的凹槽和突出部,拼装时突出部紧密的插放卡入对应的凹槽;连接件C上设有至少一组突出部和凹槽,连接件D上设有与之一一匹配的凹槽和突出部,拼装时突出部紧密的插放卡入对应的凹槽。
进一步地,预制板的厚度H为22~30cm、宽度B为3~4.5m、长度L为6~15m,单个台阶宽度为10~25cm,预制板前后端的V形角为90°~120°。
进一步地,纵向钢筋的直径为12~20mm、间距与台阶的宽度相同,V形钢筋的直径为12~20mm、间距为30~80cm。
进一步地,与纵向钢筋配合的开口槽的宽度略大于纵向钢筋、深度为纵向钢筋直径的5~10倍,纵向钢筋距离预制板顶面不小于90mm,最大深度不大于1/2预制板厚度,与V形钢筋配合的开口槽的宽度略大于V形钢筋、深度为V形钢筋直径的3~5倍,V形钢筋位于纵向钢筋下方。
进一步地,路面结构基层为半刚性基层,厚度为15~20cm。
进一步地,V形钢筋的中间为一段横向,起到弯折过渡的作用。
上述装配式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03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