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珍珠贝育苗产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79932.5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黄蕊婷;杨创业;章佳斌;尹诗欣;邓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1/56 | 分类号: | A01K61/5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慧 |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珍珠贝 育苗 产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珍珠贝育苗产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附着基清洗干净,然后用0.8‑1.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24h、淡水清洗3‑4次,最后用海水冲洗干净后,平铺在培养池池底,培养池内加好海水;(2)收集育苗池中尚未变态附着的眼点幼虫,将收集的幼虫移到步骤(1)的水池中培育;(3)向步骤(2)有未变态附着的眼点幼虫的水池中投放谷氨酸,所述谷氨酸的浓度为浓度为1×10‑6‑5×10‑4M,加入谷氨酸处理时间为2‑48h;(4)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充气、换水和投饵,进行贝类附苗操作。本发明的方法通过谷氨酸诱导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珍珠贝眼点幼虫变态率,从而提高珍珠贝育苗水平,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珍珠贝育苗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珍珠贝属于双壳类,和贻贝以及扇贝等同是用足丝附着在岩石、珊瑚礁、砂砾或其他贝壳上生活的种类。珍珠贝为暖海产,在我国的福建,特别是广东沿海十分普遍。珍珠贝的种类很多,有珠母贝、大珠母贝、马氏珍珠贝、企鹅珍珠贝等等。其中以马氏珍珠贝最普通,用马氏珠母贝养殖的珍珠称“南珠”,其生产的珍珠占海水珍珠产量的90%以上。“南珠”养殖是我国农业的特色产业,也是广东省雷州半岛沿海地区的支柱产业。
在贝类人工育苗的附着变态阶段,需要人为地投入附着基,便于幼虫附着。在这个阶段,贝类幼虫是最脆弱的,在实际苗种生产中也是损失幼体最多的。提高苗种的附着和变态率,就可以减少育苗的损失,提高单位水体出苗量,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珍珠贝育苗产量的方法,通过对附着基进行处理,用谷氨酸诱导眼点幼虫,提高了尚未变态附着的眼点幼虫的变态率和附着率,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为此,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珍珠贝育苗产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附着基清洗干净,然后用0.8-1.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24h、淡水清洗3-4 次,最后用海水冲洗干净后,平铺在培养池池底,培养池内加好海水;
(2)收集育苗池中尚未变态附着的眼点幼虫,将收集的幼虫移到步骤(1)的水池中培育;
(3)向步骤(2)有未变态附着的眼点幼虫的水池中投放谷氨酸,所述谷氨酸的浓度为浓度为1×10-6-5×10-4M,加入谷氨酸处理时间为2-48h;
(4)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充气、换水和投饵,进行贝类附苗操作。
优选的,所述附着基为棕榈绳、网格、塑料片中的任一种。
优选的,所述海水的温度为24-28℃。
优选的,所述眼点幼虫在水池中的投放密度为0.6-0.7个/m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对附着基处理和谷氨酸诱导的技术手段,可以显著提高珍珠贝眼点幼虫的变态率,提高了贝发育水平。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处理工艺简便、成本低、易于操作、便于推广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或者条件,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实施例1
一种提高珍珠贝育苗产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附着基清洗干净,然后用1.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4h、淡水清洗3次,最后用海水冲洗干净后,平铺在培养池池底,培养池内加好海水,池内海水温度保持在24℃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99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故障检测模块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接长臂式联合采煤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