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厄米技术的煤和煤矸石混合比例无线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79688.2 | 申请日: | 202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1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董丽娟;席浩焱;孙勇;董勇;赵越;刘艳红;邓富胜;苏晓强;石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0370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非厄米 技术 煤矸石 混合 比例 无线 监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非厄米技术的煤和煤矸石混合比例无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生成监测装置(6),激励线圈(1),接收线圈,平行板电容器(4);
所述信号生成监测装置(6)与激励线圈(1)连接;
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平行板电容器(4)连接组成LC共振电路;
所述接收线圈与激励线圈(1)平行放置且接收线圈的轴线与激励线圈(1)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信号生成监测装置(6)用于生成脉冲电流,同时还用于对LC共振电路与激励线圈的反射信号进行收集;
激励线圈(1)基于生成的脉冲电流激发初始磁场;
LC共振电路基于初始磁场产生感应磁场;
激励线圈(1)、LC共振电路组成电磁感应系统,信号生成监测装置(6)连接电磁感应系统为电磁感应系统提供脉冲电流的同时,电磁感应系统中产生感应磁场,将待测样品放置在平行板电容器中,基于感应磁场回馈给信号生成监测装置(6)的反射信号,实现对于待测样品的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非厄米技术的煤和煤矸石混合比例无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生成监测装置(6)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非厄米技术的煤和煤矸石混合比例无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励线圈(1)为单线圈,其中,所述单线圈的环直径为160mm,所述单线圈由第一导线制作而成,所述第一导线的线直径为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非厄米技术的煤和煤矸石混合比例无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线圈采用蚊香式线圈(2),所述蚊香式线圈(2)为平面螺旋形结构;所述蚊香式线圈(2)通过导线与平行板电容器(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非厄米技术的煤和煤矸石混合比例无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蚊香式线圈(2)的线圈数为3圈,其中,蚊香式线圈(2)的最内层线圈的环半径为32mm,所述蚊香式线圈(2)的相邻两线圈的间距为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非厄米技术的煤和煤矸石混合比例无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线圈采用螺旋式线圈(3),所述螺旋式线圈(3)包括第一子线圈、第二子线圈、第三子线圈;
所述第一子线圈、所述第二子线圈、所述第三子线圈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且圆心位置相同;
所述第一子线圈、所述第二子线圈、所述第三子线圈半径依次增大;
所述第一子线圈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所述第三子线圈上设置有第四开口,且所述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位置不对应;
所述第二子线圈上设置有第二开口及第三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开口与第四开口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一开口上设有第一端点(31)及第二端点(32);
所述第二开口上设有第三端点(33)及第四端点(34);
所述第三开口上设有第五端点(35)及第六端点(36);
所述第四开口上设有第七端点(37)及第八端点(38);
所述第一端点(31)与所述第三端点(33)的位置相对应且通过第一圆弧导线连接;
所述第二端点(32)与所述第四端点(34)的位置相对应且通过第二圆弧导线连接;
所述第五端点(35)与所述第七端点(37)的位置相对应且通过第三圆弧导线连接;
所述第六端点(36)与所述第八端点(38)的位置相对应且通过第四圆弧导线连接;
所述第三子线圈上还设置有第五开口,其中,所述第五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位置不重合;
所述第五开口通过导线与平行板电容器(4)连接,所述平行板电容器(4)并联有瓷片电容(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非厄米技术的煤和煤矸石混合比例无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式线圈(3)的第一子线圈环半径为68mm,所述螺旋式线圈(3)的相邻子线圈间距为2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非厄米技术的煤和煤矸石混合比例无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板电容器(4)中的两个平行板间距为50mm,单个极板长度为100mm,宽为50mm,厚度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未经山西大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96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九轴联动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路桥施工用破碎筛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