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倾角板式降膜吸收过程可视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6941.9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邢宇昊;韩洋;赵元佑;韩维肖;李季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张卫武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倾角 板式 吸收 过程 可视化 装置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变倾角板式降膜吸收过程可视化装置及方法,装置中,平板降膜吸收器可枢转连接角度调节器以调节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布液器设在外壳顶部以引导液体平铺于第一表面且以液膜的形式向下流动,冷却单元包括设在平板底端的冷却水入口、设在平板顶端的冷却水出口以及控制冷却水流量的第三电控阀,来自冷却水入口的冷却水沿着平板的第二表面流向冷却水出口以逆流于液膜流动的方向,拍摄单元朝向第一表面以生成液膜的流动图像数据。变倾角板式降膜吸收过程可视化装置可整体变换吸收角度,实现0‑90°范围可调,同时可结合影像呈现平板降膜流动时三维的液膜流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膜流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倾角板式降膜吸收过程可视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液膜流动监测采用水平管降膜吸收结构,其结构复杂、结构尺寸大和吸收效率低等制约吸收式热泵性能提升,其无法监测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液膜流动图像,且无法监测在不同参数下的液膜流动情况,这不利于液膜流动的数据采集。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倾角板式降膜吸收过程可视化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监测如倾斜状态下、不同压力、温度或浓度下的不同参数下的液膜流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变倾角板式降膜吸收过程可视化装置包括:
平板降膜吸收器,其可枢转连接角度调节器以调节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所述平板降膜吸收器包括,
外壳,其设有导入液体的进液口、导出液体的出液口和导入蒸气的抽气口,所述进液口设有第一电控阀,
平板,其设在所述外壳内且沿重力方向延伸,所述平板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
布液器,其设在所述外壳顶部以引导液体平铺于所述第一表面且以液膜的形式向下流动,
冷却单元,其包括设在所述平板底端的冷却水入口、设在所述平板顶端的冷却水出口以及控制冷却水流量的第三电控阀,来自冷却水入口的冷却水沿着所述平板的第二表面流向所述冷却水出口以逆流于液膜流动的方向,
真空泵,其经由第二电控阀连通所述抽气口,
压力传感器,其测量所述外壳内的压力数据,
温度传感器,其测量所述外壳内的温度数据,
拍摄单元,其朝向所述第一表面以生成液膜的流动图像数据,
处理单元,其一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第三电控阀、角度调节器和拍摄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基于所述流动图像数据关联所述压力数据、温度数据和流动图像数据。
所述的一种变倾角板式降膜吸收过程可视化装置中,基于倾斜角度,控制单元发送角度调节指令到所述角度调节器以调整倾斜角度,基于压力数据,控制单元发送压力调节指令到所述第二电控阀以调节压力,基于温度数据,控制单元发送温度调节指令到所述第三电控阀以调节冷却水流量。
所述的一种变倾角板式降膜吸收过程可视化装置中,所述第二表面的顶部设置有流通所述布液器的溢流槽,溢出所述溢流槽的液体经由所述布液器平铺于所述第一表面并以液膜的形式向下流动。
所述的一种变倾角板式降膜吸收过程可视化装置中,所述变倾角板式降膜吸收过程可视化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溢流槽的溶液发生器,其包括,
储液器,其容纳液体,所述储液器经由第一电控阀连接所述进液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69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