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套准方法及计算可读存储介质和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5843.3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5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高伟晋;包振健;李先军;陈聪;杨皓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3/00 | 分类号: | B41F33/00;G06T5/00;G06T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方法 计算 可读 存储 介质 检测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套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以触发靶标以及传感器作为触发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根据所述传感器发出的触发信号被启动,从而精准地控制图像采集时机,相应地,所述图像采集器的视野范围缩小为单个目标套准靶标,并且,所述目标套准靶标已被消除角度误差,使所采集到的目标套准靶标图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在印刷的每个版周均可结合印材的相对拉伸量等物理量计算更新套偏值,使该套偏值更为精准,以此套偏值为依据对套色参数进行实时调整,能够提高印刷品的印刷精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印刷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套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多色组印刷机印刷颜色复杂图案一般通过不同色组套叠印刷而形成,在正式印刷之前,需要调试印刷机使多个色组精准配合,从而使印刷而得的印刷品满足印刷精度的要求,这一过程称为套准。高品质印刷品通常要求更高的套准精度,为实现套准精度控制,需要对套偏值进行及时准确的测量,从而不断修正套色参数。
现有技术中,实时检测套偏值的方法包括基于视觉方法的套准方案,通常,基于视觉方法的套准方案首先对色标组进行拍照,所采集的套准靶标图像上包含所有色组的套准靶标,从拍照所得的图像中识别色标影像,根据所述色标影像确定单个色标区域,后续根据识别的区域在通常按照预设时间间隔在固定时机拍照,再根据所述色标影像确定套偏值。
然而,对于被拉伸后易变形的承印基材在印制过程中不断被拉伸,特别是在印刷设备在加减速过程中,承印基材的张力发生变化,导致其发生形变,进而导致难以维持套准精度,并且,如果仍以开机时设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图像,导致所采集的套准靶标图像中缺失部分色组的套准靶标。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为避免套准靶标图像缺失色组,通常会缩小拍摄间隔,或者每次拍摄均采用连拍方式,甚至进一步扩大图像采集装置的视场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缩小拍摄间隔或者采用连拍的方式均会产生拍摄冗余,从冗余图像中首先进行筛选,再计算各色组的套偏值,会造成计算效率下降;而扩大图像采集装置的视场范围则会导致各个色组的目标靶标图像在整幅图像中所占的比例减小,分辨率低,测量精度差,导致套偏值计算不准确,进一步导致套色参数校正不准确,难以满足高精度印刷品的套偏值要求;并且,在更换印刷任务,更换印刷版之后,需要重新寻找色标位置,操作复杂耗时。
此外,上述方案至少还存在以下问题:1.用于拍照的相机需要较大视场,导致所获得的分辨率低,测量精度差;2.每次换印刷版后需要重新寻找色标位置;3.无法实时调整拍照时机,由于单次实际拍照时机与理论时机不可避免地存在时间差,因此,随印刷长度的不断增加,累积误差也不断增加,导致按照此拍照时机采集的图像中目标套准靶标影像不完整或者不位于图像中央,最终所采集的套准靶标图像无法用于计算套偏值或者不能反映目标色组的套偏值;4.传统套偏值计算方法仅基于图像结果进行计算而没有考虑例如印刷机加速度的波动等其它因素,因此,直接使用所述套偏值始终存在难以将套色参数调整至高精度的要求。
在传统印刷设备中,有些会配置光电传感器,这些印刷设备中的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套偏值,但是,由于光电传感器计算套偏值的原理会导致套偏值准确性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套准方法,所述方法以触发靶标以及传感器作为触发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根据所述传感器发出的触发信号被启动,从而精准地控制图像采集时机,相应地,所述图像采集器的视野范围缩小为单个目标套准靶标,并且,所述目标套准靶标已被消除角度误差,使所采集到的目标套准靶标图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在印刷的每个版周均可结合印材的相对拉伸量等物理量计算更新套偏值,并且该套偏值更为精准,以此套偏值为依据对套色参数进行实时调整,能够提高印刷品的印刷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58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