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复合电力管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5223.X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付春涛;张建;徐家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33/04;C08K9/06;C08K3/04;C08K7/28;B29C48/09;B29C48/90;B29L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孙钧荣 |
地址: | 236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复合 电力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复合电力管及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准备以下重量份原料:PVC树脂60‑70份、丙烯酸酯橡胶5‑8份、改性碳纳米管1‑3份、改性空心玻璃微珠0.5份、润滑剂0.5‑0.7份、复合稳定剂0.3份;第二步、将第一步中各组分原料混合,熔融、挤出,得到热管坯;第三步、将热管坯定型、冷却,得到高强度复合电力管;其中改性碳纳米管含有DOPO、受阻胺、苯环、硅氧链结构,具有较高的阻燃、抗氧化、耐冲击性能,改性空心玻璃微珠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特点,作为电力管材的增强粒子,改善管材的力学性能,由于其介电常数极低,具有优异的介电稳定性,从而使管材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强度复合电力管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电力管是一种电气安装穿电线用的硬质胶管,包括PVC和PE穿线管,穿线管需要满足防腐蚀、防漏电和阻燃的要求,PVC塑料管配方主要由PVC树脂和助剂组成的,其中助剂按功能又分为:热稳定剂、润滑剂、加工改性剂、冲击改性剂、填充剂、耐老化剂、着色剂等。
中国专利公布号CN111040342A公布了一种PVC电力管材料,其组分的重量份为:粒径为0.1-0.3mm的聚氯乙烯树脂150份,粒径为300mm-800mm的碳酸钙20-40份,冲击改性剂ACR 6-15份,复合铅盐稳定剂3-8份,润滑剂氧化聚乙烯蜡0.5-3份,纳米级无机阻燃剂4-13份;该发明的PVC电力管材料阻燃性能好,但是其添加的无机纳米粒子较多,如碳酸钙、无机阻燃剂,虽然提高了产品的阻燃性能,但是这些无机粒子与聚合物基质的相容性较差,容易团聚,会造成分布不均,管材得到抗弯折能力较低的现象出现,因此提高一种阻燃性能好、力学性能佳的高强度复合电力管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复合电力管及其制备工艺,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强度复合电力管的其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以下重量份原料:PVC树脂60-70份、丙烯酸酯橡胶5-8份、改性碳纳米管1-3份、改性空心玻璃微珠0.5份、润滑剂0.5-0.7份、复合稳定剂0.3份;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各组分原料混合均匀,然后熔融、压缩、挤出,得到热管坯;
第三步、将热管坯在真空状态下通过定径套和真空定径箱分别进行定型、第一阶段冷却和第二阶段冷却;第一阶段冷却的温度为零下18℃至零下6℃,时间为30min,第二阶段冷却的温度为4℃-9℃,时间为2h;冷却完成后得到高强度复合电力管。
进一步地,熔融温度为200-220℃,压缩、挤出温度为180-190℃,挤出压力为10-20MPa。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剂为石蜡和聚乙烯蜡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稳定剂为铅盐复合稳定剂、钙锌复合稳定剂、钡锌复合稳定剂和钾锌复合稳定剂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碳纳米管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4-氟-2,5-二醛基苯酚、偶联剂KH-560和二甲基亚砜加入三口烧瓶中,控制温度50-60℃,搅拌反应10min,然后加入氢氧化钾,搅拌速度为120-150r/min,回流反应3-5h,反应结束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去离子水洗涤,之后乙酸乙酯萃取,旋蒸,得到中间体1;其中4-氟-2,5-二醛基苯酚、偶联剂KH-560和二甲基亚砜的用量比为0.1mol:0.1mol:100-120mL,氢氧化钾的用量为4-氟-2,5-二醛基苯酚和偶联剂KH-560总质量的6-8%;
利用4-氟-2,5-二醛基苯酚的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与偶联剂KH-560的环氧基发生开环反应得到中间体1,反应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琦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5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