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雷达故障检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2128.4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9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希锦;郑雪峰;蔡熠东;刘厚涛;唐晓毅;江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锦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G06K9/20;G06K9/62;G06Q10/00;G06Q10/04;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张万兵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雷达 故障 检修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雷达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雷达故障检修系统,所述系统具体包括采集端,用于采集各节点的输入信号,基于所述输入信号生成预测信号;实时获取图像信息,定时获取路况信息,并向总控端发送;至少一个处理端,用于基于所述实际输出信号得到风险信息,并将所述风险信息向总控端发送;总控端,用于接收处理端发送的风险信息,根据所述风险信息、图像信息和路况信息,确定应急预案。本发明通过采集端获取一线信息,再通过处理端对获取到的一线信息进行处理,得到风险信息,然后总控端根据一线信息及风险信息实时确定应急预案,可以极大的减少时间浪费,提高检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雷达故障检修系统。
背景技术
天气雷达是探测降水的主要手段,是对强对流天气(冰雹、大风、龙卷和暴洪)进行监测和预警的主要工具之一,对人类进行强对流天气预报以及自然灾害预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天气雷达故障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雷达故障检测方式大都是一些事后处理过程,获取到损坏信息时,就说明雷达已经停止工作了,而发现雷达停止工作的人往往是总控室里工作的员工,他们在面对雷达失效的处理方式只有上报,然后检修部门组织检修,检修工作人员到达损坏雷达处,先要进行故障检查,然后再进行故障维修,这一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需要更换某个零件,但是没有携带,然后检修工作人员还需要回到检修中心,更换零件,如果没有备用零件,还需要加急采购;此外,如果是由于极端天气所造成的雷达损坏,上述时间间隔还需要增加行进时间,检修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概率也会增加。
综上所述,一次雷达损坏,其检修过程极其繁琐,而且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非常高,从雷达损坏到雷达重新能够正常使用的时间间隔极长,所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大的,归根结底,是没有一套完善的雷达故障检修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故障检修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雷达故障检修系统,所述系统具体包括:
采集端,用于采集各节点的输入信号,基于所述输入信号生成预测信号;实时获取图像信息,并向总控端发送;定时获取路况信息,并向总控端发送;
至少一个处理端,用于获取各节点的实际输出信号,并将所述实际输出信号与采集端获取到的预测信号进行比对,得到偏移率;将所述偏移率和相应的节点地址输入训练好的风险模型中,得到包含节点地址的风险信息,并将所述风险信息向总控端发送;其中,所述节点为天气雷达运行过程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控制器;所述风险信息为天气雷达出现各种故障类型的概率;
总控端,用于接收处理端发送的风险信息,根据所述风险信息生成险情预案;接收采集端实时发送的图像信息,根据所述图像信息确定险情预案;接收采集端获取的路况信息,生成行车方案,根据所述险情预案和所述行车方案确定应急预案。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采集端具体包括:
预测信号生成模块,用于采集各节点的输入信号,基于所述输入信号生成预测信号;
图像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图像信息,并向总控端发送;
路况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定时获取路况信息,并向总控端发送。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的限定:所述至少一个处理端具体包括:
偏移率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各节点的实际输出信号,并将所述实际输出信号与采集端获取到的预测信号进行比对,得到偏移率;
风险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偏移率和相应的节点地址输入训练好的风险模型中,得到包含节点地址的风险信息,并将所述风险信息向总控端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锦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锦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21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