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分类ERT流型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70027.3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7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湃;苗月盈;乔详;加波;郭春勇;刘浪;王美;秦学斌;郇超;张超;赵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F30/20;G06N3/04;G06N3/08;G06F16/55;G06F17/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星蓝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4 | 代理人: | 张倩 |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类 ert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分类ERT流型识别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多分类ERT流型仿真模型;二、获取测量电压;三、测量电压的数据处理;四、构建数据库;五、CNN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及测试;六、多分类ERT流型识别。本发明利用电极系统采集测量电压,将一维电压数据信息转变为二维点阵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时域到频域转换,保证原始数据完整性的同时增强数据特征,采用时域和频域双通道样本,提高算法识别不同尺度样本的鲁棒性,构建多流型分类ERT电压图像数据库,增加多组易混淆流型类别,完成较高难度识别任务,选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ERT流型识别方,在识别易混淆流型时具有优越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分类ERT流型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分类ERT流型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Electrical Resistance Tomography)作为现代工业检测的前沿技术,具有低成本、无放射性、可视化和非入侵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及冶金等行业中的两相流测量。流型是两相流的重要指标,其它参数的测量往往依赖于对流型的准确辨别。然而,由于ERT的“软场”特性、成像区域刨分单元数量、噪声、传输以及成像算法等因素的影响,现有ERT流型识别方法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现有流型识别方法大多直接使用未经预处理的测量电压作为样本,或是选用不合适的预处理方法,造成数据特征丢失,进而难以准确表征不同流型;
第二,ERT流型重建算法存在成像不清晰、成像质量差等问题,根据重建图像难以准确识别流型类别;
第三,现有的流型识别类别主要分为芯流、泡状流、环流以及层流等大类,并未针对不同流型特点进行更细致分类;
第四,现有流型识别算法的准确率尚不理想,尤其是在识别某些易混淆流型时容易出现误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分类ERT流型识别方法,利用电极系统采集测量电压,将一维电压数据信息转变为二维点阵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时域到频域转换,保证原始数据完整性的同时增强数据特征,采用时域和频域双通道样本,提高算法识别不同尺度样本的鲁棒性,构建多流型分类ERT电压图像数据库,增加多组易混淆流型类别,完成较高难度识别任务,选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ERT流型识别方,在识别易混淆流型时具有优越性,便于推广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分类ERT流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建多分类ERT流型仿真模型:利用ERT仿真软件构建多分类ERT流型仿真模型,多分类ERT流型仿真模型包括仿真管道和均匀分布在管道外壁的16电极仿真系统,仿真管道内根据多分类ERT设定流型充填连续相介质和离散相介质;
以仿真管道横截面中心为圆心,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多分类ERT设定流型分为核心流、第一单泡泡状流、第二单泡泡状流、第三单泡泡状流、第四单泡泡状流、第一双泡泡状流、第二双泡泡状流、第三双泡泡状流、第四双泡泡状流、第五双泡泡状流、第六双泡泡状流、第七双泡泡状流、第八双泡泡状流、第九双泡泡状流、第十双泡泡状流、第一三泡泡状流、第二三泡泡状流、第三三泡泡状流、第四三泡泡状流、四泡泡状流、五泡泡状流、小环流、中环流、大环流、低位层流、中位层流和高位层流;
其中,核心流中连续相介质的数量为一个且位于直角坐标系中心;
第一单泡泡状流中连续相介质的数量为一个且位于第一象限;
第二单泡泡状流中连续相介质的数量为一个且位于第二象限;
第三单泡泡状流中连续相介质的数量为一个且位于第三象限;
第四单泡泡状流中连续相介质的数量为一个且位于第四象限;
第一双泡泡状流中连续相介质的数量为两个且均位于第一象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0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