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火设备和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8527.3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8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梁荣;乔顺平;张继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纪联保消防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3/16;A62C31/28;A62C13/74;A62C1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郑艳;龙洪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 设备 车辆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灭火设备和车辆。灭火设备包括:灭火装置,灭火装置盛装有灭火剂;第一输送管路,与灭火装置的灭火剂喷口连通;第二输送管路,第二输送管路的第一端连通至第一输送管路,第二输送管路的第二端设有用于对接外部消防设备的消防接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灭火设备,通过设置第二输送管路和消防接口,使得灭火设备可以连接外部消防设备,如消防车或消火栓。这样,外部消防设备的消防水等灭火介质可以通过第二输送管路进入第一输送管路,并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发生火情的部位,对发生火情的部位进行持续高效灭火,从而有利于提高灭火效果,降低火灾导致群死群伤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灭火设备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辆安装有火灾防控产品。比如:新能源车辆安装有电池包灭火设备,对电池包进行保护。当某个电池包热失控后,电池包灭火设备向电池包内喷射灭火剂。由于新能源车辆上的电池包数量多达16个或32个,而车辆空间有限。现有的火灾防控产品的灭火剂量仅限于一个电池包初期火的表面抑制,不能达到持续灭火的效果。特别是当多个电池包同时热失控后,灭火剂量杯水车薪,火灾导致的群死群伤,后果十分严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灭火设备,可以与外部消防设备对接,通过第二输送管路将消防水等灭火介质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发生火情的部位,对发生火情的部位持续灭火,效果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灭火设备,包括: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盛装有灭火剂;第一输送管路,与所述灭火装置的灭火剂喷口连通;第二输送管路,所述第二输送管路的第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输送管路,所述第二输送管路的第二端设有用于对接外部消防设备的消防接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灭火设备还包括:单向阀,设在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输送管路沿着由所述消防接口流向所述第一输送管路的方向单向导通。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第二输送管路的第一端之间的管路长度小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消防接口之间的管路长度。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灭火设备还包括:减压阀,设在所述第二输送管路上。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减压阀与所述第二输送管路的第一端之间的管路长度大于所述减压阀与所述消防接口之间的管路长度。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消防接口设置为连接消防车和/或消火栓。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灭火装置的灭火剂出口;所述灭火设备还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个端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输送管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输送管路还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管路的至少一个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阀电连接,用于在发生火情时打开所述电磁阀。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灭火装置包括控制器;所述灭火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火情信息的探测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探测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探测器检测到的火情信息自动启动所述灭火装置;和/或,所述控制器包括启动件,所述启动件用于手动启动所述灭火装置。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灭火装置包括启动装置和灭火剂储存容器,所述灭火剂储存容器内装有灭火剂;所述启动装置与所述灭火剂储存容器相连;所述启动装置包括:壳体;产气装置,包括一体式的密封容器和封存在所述密封容器内的驱动介质,所述密封容器与所述壳体相连;引发装置,与所述产气装置相配合,用于打开所述密封容器,以使所述驱动介质喷出所述密封容器并形成用于驱动所述灭火剂储存容器内的灭火剂喷出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纪联保消防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世纪联保消防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8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