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触头的电接触构造以及电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7269.7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8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原子翔;神谷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73 | 分类号: | G01R1/073;G01R31/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武藏***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触头 接触 构造 以及 连接 装置 | ||
1.一种电触头的电接触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孔,其在支承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开口;
电触头,其插通于所述支承孔,与被检查体电接触;以及
电极部,其设置在所述支承孔的所述开口附近,
所述电触头具有非导通部和导通部,所述非导通部具有屈曲部,所述导通部设置在所述非导通部的一个端部侧,
在所述导通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被检查体电接触时,所述屈曲部发生弯曲使得所述导通部的另一个端部侧与所述电极部短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的电接触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通部的另一个端部侧设有向与所述导通部的轴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第2接触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的电接触构造,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电触头的变形,所述导通部的第2接触部与所述电极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的电接触构造,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电触头的变形,所述屈曲部与所述支承孔的内壁面接触,由此使所述导通部的另一个端部朝向与所述支承孔的轴交叉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的电接触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触头的所述非导通部由线状构件或窄幅板状构件形成,
所述导通部的第2接触部由在所述非导通部的所述一个端部以大面积接触所述电极部的构件形成,
所述导通部的第1接触部由所述第2接触部支承,由线状构件或窄幅板状构件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的电接触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部设置在所述支承基板的底面且所述支承孔的开口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的电接触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部设置在所述支承孔的内壁的一部分表面或整个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触头的电接触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部设置在将所述支承孔的开口切口的切口部的斜面表面及/或所述支承孔的内壁面上。
9.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支承多个电触头的支承基板,在将被检查体与检查装置之间电连接的电连接装置中,具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触头的电接触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日本麦可罗尼克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726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适形易脱除材料制造三维金属零件的方法
- 下一篇:微流体细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