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检测焊缝的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66231.8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强;程金强;姜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9/26 | 分类号: | G01N29/26;G01N29/22;G01N2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检测 焊缝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检测焊缝的机器人,涉及焊缝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焊接台和若干个焊缝检测头,焊缝检测头通过数据线与超声波检测器连接,超声波检测器内设有用于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器,焊接台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立柱,两个支撑立柱对称分布在焊接台的上端面,两个支撑立柱顶端之间设有可调节位置的连接带,连接带的底端固定有若干个插接块,焊缝检测头固定在插接块的底端面。本发明利用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方便对管件类的待检测件的焊缝位置进行全方位覆盖检测,通过两种方式可实现根据焊接件形状结构对焊接件的焊缝位置进行全方位覆盖检测,不易出现漏检的地方,降低残次品率,并提高检测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缝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检测焊缝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焊接工艺是日常机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加工工艺之一,利用焊接工艺可将小的机械结构件焊接组装成大型机械件,相比于采用螺栓连接的组装方式来说,整体结构强度较高,使用寿命长,焊接过程中,若过焊接处的出现气孔、鼓包或者缝隙,直接影响焊接后的结构件有效连接,严重影响焊接件的使用寿命,由于现有技术中,焊接件以管件类以及平板式居多,但是现在检测机器人无法根据焊接件形状结构对焊接件的焊缝位置进行全方位覆盖检测,易出现漏检的地方,导致残次品率提高,并且检测的效率低下,所以这里设计了一种自动检测焊缝的机器人,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检测焊缝的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检测焊缝的机器人,包括焊接台和若干个焊缝检测头,焊缝检测头通过数据线与超声波检测器连接,超声波检测器内设有用于处理信息的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通过WIFI传输模块与控制中心连接,控制中心中设有比对反馈模块,比对反馈模块将比对结果再反馈至控制中心,焊缝检测头对待检测件的焊缝位置进行扫描检测,并将扫描检测的信号传送至超声波检测器,利用数据处理器对反馈至超声波检测器处的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对比后的数据一旦出现差值较大超出预设的阈值以后,比对反馈模块将比对结构再次反馈至控制中心进行预警,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准确或者检测件的不合格的焊缝,从而可对不合格的位置进行从新焊接,以确保焊接件合格。
焊接台的上端设有第一支撑机构,第一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立柱,两个支撑立柱对称分布在焊接台的上端面,支撑立柱上端开设有矩形缺口,矩形缺口的内部顶端转动安装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轴向插接有螺纹调节杆,连接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螺纹调节杆的尖端铰接,两个支撑立柱顶端之间设有可调节位置的连接带,利用两个支撑立柱将连接带腾空设置在焊接台的上方,两个支撑立柱之间留有间隙,用于待检测的焊接件经过。
连接带的底端固定有若干个插接块,焊缝检测头固定在插接块的底端面,徒手转动螺纹调节杆,使得螺纹调节杆能够沿着螺纹套筒轴向方向调整,可将连接带张紧,当连接带被拉紧以后,可将插接块的位置固定住,不会造成焊缝检测头在连接带上晃动,提高检测的精确度,形成一道全覆盖的检测线。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焊接台的上端开设有位于两个支撑立柱之间的贯穿孔,焊接台的下端设有第二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包括靠板、伺服电机、倒立T型块和中空导向钢圈,靠板垂直固定在焊接台的底部一端,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靠板侧壁底端,伺服电机的动力轴尖端径向固定有传动杆,倒立T型块固定安装中空导向钢圈的外壁顶端,且中空导向钢圈滑动设置在贯穿孔内部,倒立T型块的底端开设有T型滑槽,传动杆的尖端铰接有可沿着T型滑槽内部自由滑动的T型滑块,传动杆可利用T型滑块沿着倒立T型块的T型滑槽内滑动,当传动杆转动至与倒立T型块的底端面即将平行的时候停止伺服电机,传动杆可利用T型滑块滑动的同时带动中空导向钢圈沿着贯穿孔内部下滑,直至将中空导向钢圈的外壁顶端完全收纳至贯穿孔内部,这样不影响平板式的焊接沿着经过两个支撑立柱之间进行检测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禹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6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