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智能分选的处理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65712.7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0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峰;江凤凤;谢奕斌;章忠灿;李进国;蔡伟强;王正;陈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陆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35 | 分类号: | B09B3/35;B09B3/30;B07B9/00;B03C1/30;B07C5/342;B09B101/25 |
| 代理公司: | 泉州丰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9 | 代理人: | 朱剑虹 |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低值 可回收 智能 分选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智能分选的处理工艺,处理工艺包括低值可回收物进料匀料控制、一级滚筒预筛选处理、人工干预处理、破袋加工、磁选工序、二级滚筒筛选处理、自动化光电分类分选处理、人工质控处理、入仓存放、打包输出工序。利用中央智能控制器中的前置相机采集的数据、判断整体进料物料的多寡、成分,而后调节设备运行参数,减少能耗与提高分选质量;可以分析各低值可回收物来源生活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分析后续生产各工段的高低峰值,便于调整分选产能;通过设置NIR光电分选与AI识别分选组合运用,在减少使用人工和提高分选效率的同时,使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率和分选纯度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于一种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智能分选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市生产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随之迅速增加,生活垃圾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的状况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也越加明显。在我国城市垃圾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能力却停滞不前,从而导致了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的适用性差,无法有效地做好垃圾分类工序。生活垃圾技术选择的处理也成为一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难题,这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无法有效的解决低值可回收物的资源回收利用。
按照中国生活垃圾分类四分类法要求: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绿桶)、有害垃圾(红桶)、其他垃圾(灰桶)和可回收物(蓝桶)。其中可回收物(蓝桶)具有一定回收价值,价值较高部分含有如纸箱、废金属、家电、矿泉水瓶、奶瓶等。这些可回收物通常被居民或者拾荒者交售给了废品回收经营者,或者投入智能回收箱;而可回收物中数量比重较大的“低值可回收物”,如:塑料膜、袋、快递包装、一次性餐饮具(包括餐盒、牛奶饮料盒、奶茶杯等)、水果盒、泡沫等等,存在单体重量轻,体积大密度低,价值低,数量大,人工分选成本高效率低,目前一直未得到良好的回收利用。这些“低值可回收物”不容易分类,或者分类后被混装,最终大部分送去填埋、焚烧;而这些“低值可回收物”占当前焚烧填埋的其他垃圾比重在10-30%,如果能得到良好的分选回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有重要的意义。
现如今,大部分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有针对混合垃圾、陈腐垃圾或者其他垃圾使用滚筒筛选机、风力、磁力筛选等方式,结合人工挑选,回收混杂在其中的少量高价值可回收物;对于低值可回收物因为分选工艺不到位,分选比例低,分选物料成分混杂质量差,不利于循环再生利用;缺乏有针对性、智能化、自动化、流水线式的综合分选工艺与系统。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智能分选的处理工艺,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国家强制垃圾“四桶分类”中的蓝桶低值可回收物无法有效的进行分选,导致回收效果差、资源浪费量大的缺点,本发明中的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智能分选的处理工艺既能够提高蓝桶低值可回收物的智能化、自动化,又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效果,贯彻我国绿色环保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这样一种生活垃圾低值可回收物智能分选的处理工艺,包括下列工序:
1)低值可回收物进料匀料控制:从垃圾站中将蓝色可回收桶内的可回收垃圾倾倒于上料匀料装置上,并通过中央智能控制器收集的数据智能分析后,控制上料匀料装置输送可回收垃圾的速率,令上料阶段的可回收垃圾匀速、分批次上料;
2)一级滚筒预筛选处理:将步骤1)上料后的可回收垃圾输送进入滚筒筛选机中进行筛选,分流出的袋装大件可回收垃圾大于150-200mm进入破袋机中,通过破袋机对大件可回收垃圾进行撕扯破袋处理;
同时,分流收集小于150-200mm的小件可回收垃圾,无需破袋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陆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陆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5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享信息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下一篇:三维航海仿真动态显示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