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5G基站的切片编排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65292.2 | 申请日: | 2021-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6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王园园;王猛;王程;武广智;张宗帅;田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W28/16 | 分类号: | H04W28/16;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韩红莉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基站 切片 编排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5G基站的切片编排方法及系统,接收网络切片;根据网络切片类型,从端到端数据库侧获取相应的资源层面需求信息和业务层面需求信息;根据资源层面需求信息和业务层面需求信息,生成网元,并对网元进行业务配置与资源分配。网络切片根据预设的网络形态、预设的切片服务参数和不同类型的网络切片实例模板生成。将网络切片存储在网络切片实例数据库;完成网元业务配置与资源分配并且网络切片运行之后,查询切片存储数据库,获取运行网络切片的基本信息,并对其进行监控。将用户的网络需求模板化,通过自动化映射,根据网络切片类型,从端到端数据库侧获取相应的资源层面需求信息和业务层面需求信息,最终生成具体的网络部署形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5G基站的切片编排方法及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定义包括高带宽、低时延和海量机器接入的多种业务场景,不同业务对于网络功能的需求不同,如 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业务需要大吞吐率调度,uRLLC(uRLLC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需要超低时延及超高可靠性保障,这些对网络的灵活组网与资源分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在现有技术中,网络切片基本应用行业专网,基于固定的网络与资源配置策略,且主要作用于5G核心网,通过控制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来调节切片性能;对于接入网部分的资源分配策略往往采取整个设备共享或独占方式,对于资源策略受限于软硬件架构,分配粒度较大。由于用户的应用场景不同与网络服务需求多变,会使得对基站网络与资源需求是动态变化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面向5G基站的切片编排方法及系统,能够对网络进行切片,通过制定编排策略,完成业务设计与网络设计的解耦,实现业务需求与网络功能的自动化映射,最终完成所需网络的编排,提高网络部署效率与灵活性。动态匹配5G基站切片的编排机制的业务需求,且结合基站的软硬件特点,设计端到端的切片架构,满足高效的切片编排。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5G基站的切片编排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切片,根据网络切片类型,从端到端数据库侧获取相应的资源层面需求信息和业务层面需求信息;
根据资源层面需求信息和业务层面需求信息,生成网元,并对网元进行业务配置与资源分配。优先地,网络切片根据预设的网络形态、预设的网络切片服务参数和不同类型的网络切片实例模板生成。
优先地,网络切片服务参数包括切片的状态、切片开发者、切片名称、切片种类、UE最大下行速率UE、UE最大上行速率、切片下行速率、切片上行速率、切片端到端时延、UE移动速度、切片支持的最大UE数量、切片共享水平、切片预订时间、切片提供商、网络可靠性、UE下行链路吞吐量、单UE切片上行速率、延迟容忍度、UE速度、sNSSAI、PlmnIDList、网络切片服务类型sST和覆盖区域。
优先地,网络形态包括共享网络和分离网络,
共享网络的配置包括:
共享部分:RAN共享,对应的配置:通过AN-NSSI-ID指定共享的接入网;
共享部分:传输网共享,对应的配置:通过TN-NSSI-ID指定共享的传输网;
共享部分:5GC共享,对应的配置:通过CN-NSSI-ID指定共享的核心网;
分离网络的配置包括:
位置:接入网,对应的方式:通过VXLAN确定基站网元部署位置,以AN-NSSI-ID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未经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5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