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金膜表面颗粒的电子束蒸发镀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0906.8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梅;陈天峰;王思博;廖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0 | 分类号: | C23C14/30;C23C14/14;H01L33/36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廖娜;李锋 |
地址: | 22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表面 颗粒 电子束 蒸发 镀金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少金膜表面颗粒的电子束蒸发镀金方法,预熔;预熔功率=第三段平稳蒸镀对应的功率±2%,预熔时间0.5min~4min;过渡;过渡功率=第一段蒸镀功率对应的功率P1±2%,爬升和稳定时间20s~1min;三段蒸镀,第一段蒸镀:镀率R1,对应的功率P1,控制蒸镀时间0.5min~3min;第二段蒸镀:镀率R2,对应的功率P2,控制蒸镀时间0.5min~3min;第三段平稳蒸镀:镀率为R3,对应的功率P3,控制蒸镀厚度TH3为5KÅ‑20KÅ;P3≥P2≥P1;R1<R2<R3。本发明提出了预熔功率、过渡功率与平稳蒸镀阶段对应的功率选择关系和三段蒸镀,保证蒸镀过程中功率和镀率的稳定,减少蒸镀过程中在金膜表面产生的颗粒,进而改善芯片外观,提高芯片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金膜表面颗粒的电子束蒸发镀金方法。
背景技术
LED作为第四代照明由于其功耗低、体积小、可靠性高、寿命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车灯、显示、背光乃至光通信等领域。但是随着LED运用领域的上游化,对LED芯片可靠性和散热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电极蒸镀好坏将直接影响LED可靠性和散热性。
常见电极制备多采用富临电子束蒸镀模式,采用Cr/Al/Ti/Ni/PT/Au等金属的电极结构,底层多采用粘附性较好的Cr、Ti等材料,保证金属与ITO/GaN的粘附性。第二层采用Al、Ag等高反射率材料,可实现将经过电极的光反射回芯片内部,进而提高芯片的外量子效率。第三层可选择Ti、Ni、Pt等建立金属缓冲层,增加电极耐温性,由于Au金属具有不易氧化,不易和酸碱反应等化学性质,常用来作为金属保护层,防止下层金属氧化或球聚等,因此,Au一般作为电极最顶层。但是,目前大量研究更多关注于电极结构或蒸发时镀率、功率、真空等对电性或老化影响,很少关注于金属蒸发外观异常问题。
金属Au在电极中一般厚度最厚,常见厚度5K Å ~30K Å等,因而蒸镀过程中出现异常概率高,如果蒸镀过程中出现金属颗粒,杂质等,易导致绝缘层断裂,从而导致漏电,死灯、老化失效等现象。在Au电子束蒸发过程中,受黄金纯度,受热不均、蒸镀工艺等因素影响会产生颗粒黑点,这些黑点不仅会影响芯片的外观,而且对产品质量好坏尤为重要。黄金颗粒的产生对于正装产品可直接影响打线的好坏,对于倒装产品电极蒸镀的平整性对后面膜层的覆盖具有重要影响,如绝缘层脱落可导致芯片漏电,老化失效等后果。 特别地,在 ODR产品结构中,至少包含三层以上电极结构,金属反射层占芯片面积>50%以上,金属颗粒的出现概率剧增,对芯片可靠性具有重大影响。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多采用5N的黄金颗粒,颗粒中本身会存在部分杂质,可能会导致产生少量颗粒,但是在蒸镀参数稳定无异常时,存在极少量小颗黑点,满足工业生产需求。当蒸镀过程中如黄金预熔未完全融化、蒸镀过程中坩埚受热不均、黄金坩埚开裂、功率过高,镀率不稳等情况,导致黄金飞溅,致使芯片整面黑点,如图1所示。
中国专利202011287701.X公开了一种电子束蒸发镀Au的方法,通过两步预熔使Au在蒸镀前充分融化,减少蒸镀过程中黑点出现概率。202011287701.X技术着重于黄金的预熔,对于后续蒸镀并未涉及,特别是蒸镀过程中功率和镀率的稳定性,该技术采用手动预熔和两步预熔方式,其目的清除黄金颗粒中的部分杂志和保证充分预熔,该方式对黄金颗粒改善具有一定效果,但是并未对蒸镀过程中可能产生金属颗粒进行分析和研究。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金膜表面颗粒的电子束蒸发镀金方法,提出了预熔功率与平稳蒸镀功率选择关系和三段蒸镀,对三段蒸镀过程的具体参数进行优化,保证蒸镀过程中功率和镀率的稳定,尽可能减少蒸镀过程中在金膜表面产生的颗粒,进而改善芯片外观,提高芯片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0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