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锁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44126.4 | 申请日: | 2021-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4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蒋世奇;张林帅;李浩麟;顾硕鑫;张雪原;叶茂;肖地波;王婷婷;王林;严嘉嘉;王裕鑫;李以澄;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新气象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45/06;E05B6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王红霞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锁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锁及其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使得所有电磁锁处于上锁;判断是否需要解锁,若否,结束;若是,确定需解锁编号并发出指令;判断是否有其他电磁锁处于打开状态,若是,报警提示;若否,解锁,舵机控制门板打开;容器搬走或放置,关闭电磁锁,结束。本发明实现了多锁联动及互锁的控制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锁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使容器更好的固定在鸟笼架上,并且利用电子锁的开锁和上锁状态来确定当前需要取走的容器的位置,对电子锁结构的具体要求如下:电子锁与容器、鸟笼架之间的机械结构配合良好;当鸟笼架放入容器后自动上锁;当鸟笼架容器取走时锁处于开锁状态;电子锁的状态能实时反馈给电子锁控制器。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锁均未能满足上述需求,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款全新的电子锁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子锁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锁,电子锁包括底板、电磁锁、舵机和一对门板、报警模块,所述底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电磁锁包括电磁铁和锁体,所述舵机设置为两个,且均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两个舵机分别通过一个转轴连接一个门板,用以控制所述门板的开合角度,所述电磁锁中的一个电磁铁或一个锁体设置在所述门板上,相对应的一个锁体或一个电磁铁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门板上具有一个半贯穿孔,一对门板闭合后形成一个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全贯穿孔;所述半贯穿孔内设置一层缓冲层,所述电磁铁设置为4个,两两一组分别对称安装于一个门板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层为海绵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舵机为大扭矩舵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报警模块为声报警器或光报警器或声光报警器。
一种电子锁控制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电子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化,使得所有电磁锁处于上锁;
判断是否需要解锁,若否,结束;
若是,确定需解锁编号并发出指令;
判断是否有其他电磁锁处于打开状态,若是,报警提示;
若否,解锁,舵机控制门板打开;
容器搬走或放置,关闭电磁锁,结束。
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电子锁,采用两个对称的门板分布于容器的左右两侧,在门板的侧边以及底板分别设置电磁锁的两部分,当门对合时电磁锁可自动上锁,此时自动门中间的圆形区域将与容器紧紧贴合在一起并将容器固定在深冷箱或鸟笼架上。当电子锁处于打开状态时,两扇门则可以由两个舵机分别控制门开合角度,且其开合角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且在断电时可启动手动开合模式。
本发明中的控制方法,基于新的电子锁,实现了多锁联动及互锁的控制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 是本发明的电子锁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子锁的门板平面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子锁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新气象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新气象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41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