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动鳍推进的新型仿生两栖机器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42257.9 申请日: 2021-08-17
公开(公告)号: CN113619759A 公开(公告)日: 2021-11-09
发明(设计)人: 舒雯雯 申请(专利权)人: 昆山泰仑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3H1/36 分类号: B63H1/36;B63H21/17;B60F3/00
代理公司: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代理人: 李爱英;付雷杰
地址: 2153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波动 推进 新型 仿生 两栖 机器人
【说明书】:

本公开的波动鳍推进的新型仿生两栖机器人,采用敞孔球壳设计,包括等差角摇杆联动装置和单向驱动的曲柄摇杆机构;等差角摇杆联动装置采用两侧对称的周期鱼鳍面,每个鱼鳍面安装有六组单向驱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每个鱼鳍面的任意两组单向驱动的曲柄摇杆机构的差角为60度。能够实现两栖机器人自主悬浮,驱动力大,具有高机动性,姿态形状易于控制,高隐蔽性的特点,便于执行水下的任务,解决现有鳍面两栖机器人控制复杂、驱动力小、适应性差、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下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波动鳍推进的新型仿生两栖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陆上资源的不断枯竭以及国家海洋战略的提出,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得到更多的关注,也促进了探索海洋环境的水下机器人的发展。而仿鱼类水下机器人由于其自身优越的运动性能,已成为机器人领域研究的热点。现在大多的水下机器人都是以螺旋桨为驱动器,螺旋桨虽然容易购买而且容易控制且动力较强,但能耗高、体积大、机动性差等缺点让它难以满足人们在深海领域需要的高效率、低功耗和高机动性等需求。为了取代螺旋桨,人们开始研究仿鱼鳍驱动的机器人,这里面的机器人又分为尾鳍驱动和中央鳍驱动,尾鳍驱动和螺旋桨的驱动特点很类似,速度快但是机动性差,为了满足高机动性,必须从中央鳍入手。目前中央鳍驱动机器人主要分为记忆合金驱动、气动和电机驱动。记忆合金驱动虽然可以使鱼鳍产生想要的形状,但由于记忆合金和鳍面的连接问题,无法产生足够的推力。气动需要在机器内部放置充气泵和储气罐,占用体积大且控制较难。电机驱动常用可以控制的步进电机和舵机,电机驱动占用体积小而且可以通过电信号精确控制。而常用的电机驱动又分为多鱼鳍独立驱动和多鱼鳍联动。多鱼鳍独立驱动需要每个鱼鳍支撑杆配备一个电机,这样好处在于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制水下航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但缺点也很明显,需要很多组笨重的电机和复杂的驱动程序,而且还会增加设置防水装置的难度,除此之外大部分鱼鳍的来回摆动都需要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

日本大阪大学2002年以乌贼作为仿生对象,设计了一套波动鱼鳍装置,该装置两侧各有15根鳍条,鳍条间以柔性材料相互连接,每个鳍条都由单独的电机控制,可以实现两侧鱼鳍任意形式的运动,并且该团队进行了浮潜和转弯实验,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参考技术文献“Toda Y,Suzuki T,Uto S,et al.Fundamental Study of a Fishlike Body withTwo Undulating SideFins[M].Bio-mechanisms of Swimming and Flying.SpringerJapan,2004”。

文献“Willy A,Low K H.Initi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undulatingfin[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s and Systems.IEEE,2005:1600-1605”记载了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在2010年研制了一款名为RoMan-II的水下仿鱼机器人,该装置的鱼鳍由两侧6条柔性鳍组成,每个鳍条由单独的电机控制,电机控制鳍条的上下运动,鳍条带动柔性体波动,波动产生推进力,还可以实现水下滑翔运动,降低了整体的能耗,在身体不动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偏转和后移运动,运动速度最高可达0.4m/s。

日本大阪大学在2015年研制了新型软体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由很大的软体结构包裹密封,软体结构既可以当作密封体,也可以用作波动推进的柔性体,该柔性体有很多个鳍条驱动,每根鳍条都有相应的驱动电机。结构灵活,可以实现鱼体自适应的变形,采用多舵机控制鳍条,可以实现高速旋转和全方位的运动,但是运动速度较低,见文献“Urai K,Sawada R,Hiasa N,et al.Design and control of a ray-mimicking soft robot basedon morphological features for adaptive deformation[J].Artificial LifeRobotics,2015,20(3):237-24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泰仑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泰仑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2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