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动鳍推进的新型仿生两栖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2257.9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9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舒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泰仑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36 | 分类号: | B63H1/36;B63H21/17;B60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爱英;付雷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动 推进 新型 仿生 两栖 机器人 | ||
1.一种波动鳍推进的新型仿生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栖机器人采用敞孔球壳设计,包括等差角摇杆联动装置和单向驱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所述等差角摇杆联动装置采用两侧对称的周期鱼鳍面,每个鱼鳍面安装有六组单向驱动的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每个鱼鳍面的任意两组单向驱动的曲柄摇杆机构的差角为6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仿生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驱动的曲柄摇杆机构包括:75度夹角摇杆、上部摇杆、下部摇杆、左摇杆;所述75度夹角摇杆设置有1-1和1-2两个固定孔,上部摇杆的两端设有固定孔2-1和2-2,下部摇杆设置有3-1和3-2两个固定孔,左摇杆设置有6-1和6-2两个固定孔,其中,所述75度夹角摇杆的固定孔1-1和上部摇杆的固定孔2-2相配合,固定孔1-2和下部摇杆的固定孔3-2相配合;所述左摇杆的固定孔6-1和上部摇杆的固定孔2-2相配合,固定孔6-2和下部摇杆的固定孔3-1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仿生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75度夹角摇杆、上部摇杆、下部摇杆和左摇杆组成平行四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仿生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驱动的曲柄摇杆机构还包括:摇杆驱动齿轮和固定架;
所述摇杆驱动齿轮的中间设有固定孔4-0,键槽上一次按照60度角分别设置有六个固定孔;所述六个固定孔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左摇杆的固定孔6-3相配合;
固定架上设置有5-1和5-2两个固定销,固定销5-1与设置在下部摇杆的固定孔3-3相配合,固定销5-2与摇杆驱动齿轮的固定孔4-0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仿生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侧的任意相邻的两组单向驱动的曲柄摇杆机构的差角为60度,包括:相邻的两组单向驱动的曲柄摇杆机构的左摇杆的固定孔6-3分别依次与其摇杆驱动齿轮的六个固定孔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仿生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差角摇杆联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齿轮12、齿轮8、动力齿轮6和传动轴9;其中,电机驱动齿轮12和齿轮8相啮合,传动轴9用于连接所述齿轮8与动力齿轮6的轴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仿生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固定销5-3,所述固定销5-3用于固定所述动力齿轮6,所述动力齿轮6和所述摇杆驱动齿轮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泰仑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泰仑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2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