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益生菌培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0308.4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1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丁世纪;吴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世纪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生菌 培养 系统 | ||
1.一种益生菌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筒(2)、限位筒(3)、活动板(4)、振动弹簧(5)、培养皿(6)、摩擦环(7)、电机转轴(8)和曲杆(9);所述支撑筒(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限位筒(3)设置在支撑筒(2)底端上表面中间位置,且所述限位筒(3)底端下表面与支撑筒(2)底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筒(3)侧壁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软垫(31);所述活动板(4)均匀放置在限位筒(3)内的支撑筒(2)底端上表面上;所述振动弹簧(5)底端与活动板(4)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培养皿(6)设置在振动弹簧(5)顶端位置,且所述培养皿(6)底端下表面与振动弹簧(5)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摩擦环(7)固定安装在培养皿(6)顶端上表面靠近边缘的位置;所述电机转轴(8)设置在远离摩擦环(7)顶部的上方位置;所述曲杆(9)一端固定安装在电机转轴(8)侧壁位置,另一端沿支撑筒(2)侧壁方向延伸至靠近底座(1)下表面位置;所述曲杆(9)上高于摩擦环(7)顶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悬杆(91),且所述悬杆(91)靠近培养皿(6)中轴线;所述悬杆(91)远离曲杆的端部下表面固定安装一号轴(911),且所述一号轴(911)末端偏心安装有圆盘(912);所述圆盘(912)远离一号轴(911)轴线的侧壁外表面与摩擦环(7)侧壁外表面相挤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环(7)侧壁外表面设有凹槽(71),且所述凹槽(71)内正对圆盘(912)侧壁的表面凹凸不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述一号轴(911)与圆盘(912)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圆盘(912)下表面正对一号轴(911)位置固定安装有二号轴(913),且所述二号轴(913)底端对心固定安装有齿轮(914);所述支撑筒(2)侧壁内表面正对齿轮(914)侧壁的位置设有传动齿(21),且所述传动齿(21)与齿轮(914)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912)远离一号轴(911)轴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号顶球(915),且所述一号顶球(915)设置在靠近圆盘(912)边缘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2)底端上表面正对活动板(4)位置设有通孔(22);所述活动板(4)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二号顶球(41);所述通孔(22)直径小于活动板(4)宽度,大于二号顶球(41)直径;所述曲杆(9)侧壁靠近底端位置固定安装有三号轴(92),且所述三号轴(92)侧壁接近支撑筒(2)底端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益生菌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6)内表面侧壁为弧形;所述培养皿(6)靠近顶端侧壁内表面通过螺纹安装有挡液圈(61),且所述挡液圈(61)底端向培养皿(6)内部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世纪,未经丁世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03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埋式锚拉-扶壁式联合挡土墙结构及建造方法
- 下一篇:位移测量系统及光刻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