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副仪表主体和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38779.1 | 申请日: | 202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5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蒙云开;何世朝;姜彬彬;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37/04 | 分类号: | B60K37/04;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卢业强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仪表 主体 模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副仪表主体和模具。汽车副仪表主体,包括:副仪表主体,其包括顶部连接板,以及对称连接于所述顶部连接板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地板钣金,其设置于所述副仪表主体的下方,所述地板钣金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地板支架和第二地板支架、并向上延伸于所述副仪表主体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地板支架和所述左侧板、所述第二地板支架和所述右侧板均通过对称设置的加强结构连接。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强结构将第一地板支架和左侧板、第二地板支架和右侧板连接,使副仪表主体强度增加,同时可实现第一地板支架和左侧板、第二地板支架和右侧板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后期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副仪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汽车副仪表主体和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副仪表主体是位于驾驶室正中间位置的塑料件,主要用于操控挂档换挡、放置茶杯或者手机等物件。目前车型大多为副仪表板主体材料厚为2.5-3.0mm,副仪表板主体一体注塑成型,由于中间没有支撑结构,造成汽车副仪表主体强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副仪表主体。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模具。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汽车副仪表主体,包括:副仪表主体,其包括顶部连接板,以及对称连接于所述顶部连接板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地板钣金,其设置于所述副仪表主体的下方,所述地板钣金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地板支架和第二地板支架、并向上延伸于所述副仪表主体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地板支架和所述左侧板、所述第二地板支架和所述右侧板均通过对称设置的加强结构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强结构将第一地板支架和左侧板、第二地板支架和右侧板连接,使副仪表主体强度增加,同时可实现第一地板支架和左侧板、第二地板支架和右侧板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后期维护。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上部横向折弯部,设置于所述左侧板的下部,并向所述左侧板的内侧折,用于产生支撑力;上部竖向折弯部,其上端连接于所述上部横向折弯部的内侧端,并向所述左侧板的外侧倾斜,用于产生支撑力;中部横向折弯部,其外侧端连接于所述上部竖向折弯部的下端,并向所述中部横向折弯部的下方倾斜,用于产生支撑力;下部竖向折弯部,其上端连接于所述中部横向折弯部的内侧端;下部横向折弯部,其内侧端连接于所述下部竖向折弯部的下端连接,并向所述下部竖向折弯部的外侧折,同时向所述下部横向折弯部的下方倾斜,用于产生支撑力;下板体,连接于所述下部横向折弯部的外侧端,并向所述下板体的外侧倾斜;折边,构造于所述下板体下端,并向所述下板体的外侧翻折;其中,所述下部竖向折弯部和所述第一地板支架紧密贴合,并可拆卸地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地板支架和所述第二地板支架的结构相同。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地板支架包括下部内收板,以及一体构成于所述内收板上部的竖直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直板的中部设有第一螺孔,所述下部竖向折弯部设有和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并通过螺栓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侧板的中后部为造型分缝位置,用于被座椅遮挡。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结构相同,并设置在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外侧下部的装饰板;在所述装饰板的下方设有与其搭接的地毯,所述搭接的缝隙小于3mm;所述装饰板和各自对应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通过对称设置的连接结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87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