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型低酯果胶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7756.9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34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马雪梅;任利勇;于嘉仪;赵乾;冯丽;朱海林;马忠平;胡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6 | 分类号: | C08B37/06;A23K20/163;A23K2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型低酯 果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子型低酯果胶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步骤一:一定质量果胶和增溶剂柠檬酸三钠置于三口瓶中混合均匀,用一定体积蒸馏水溶解成均一溶液;步骤二:缓慢搅拌,将一定体积的1.0mol/L硫酸铜水溶液和2.0mol/L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同时滴加至反应体系;蓝色絮状沉淀生产时立即停止滴加硫酸铜;步骤三:用2‑4mol/LNaOH水溶液调反应液为碱性,控制pH7.0~7.5;55~60℃恒温反应搅拌60~80min,趁热浓缩至原体积的1/2‑1/3,浓缩液冷却至室温,过滤除去不溶杂质,用1.0‑1.5倍体积无水乙醇醇沉,干燥,得蓝绿色粉末,溶于水,铜含量8‑1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用铜添加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子型低酯果胶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元素是机体非常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机体中的含量仅次于铁元素和锌元素。铜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在机体合成结缔组织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铜元素对机体器官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神经、血管壁和骨骼。铜还在机体生物系统起独特的催化作用,铜元素可以维护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维持造血机能和血管壁的完整性,并且维护骨骼健康,保护毛发正常色素结构,维护免疫功能,保证内分泌功能的正常等。所以,要保持机体健康和发挥机体的正常功能是离不开铜的。
补铜剂又称铜营养强化剂。国家标准允许使用的铜营养强化剂有碳酸铜、柠檬酸铜、葡萄糖酸铜、硫酸铜四种,而仅葡糖糖酸铜和硫酸铜有相关国家标准。碳酸铜是铜的碳酸盐,铜含量51.80%。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规定碳酸铜可以作为动物饲料营养强化剂;欧盟食品安全局规定碳酸铜可以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但国内没有碳酸铜作为铜营养强化剂的产品标准。硫酸铜是具有国家标准的饲料添加剂,铜含量25.6%。这两种补铜剂均为无机盐类铜补剂,它们进入机体会在胃肠道产生大量游离铜离子,胃肠道刺激严重。无机盐类的铜不易被动物体吸收,大量的铜会随粪便排出体外,造成严重的土壤环境污染。由于此类铜不易被动物机体消化吸收,在饲料中添加正常需要量10倍的铜来显著提高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动物食用含有大量无机盐类补铜剂的日粮,会导致铜在体内的蓄积,尤其是动物肝脏等部位,人们食用这些动物肝脏后,蓄积已久的铜会转移到人体胃肠道中,对人体造成伤害。柠檬酸铜,铜含量35.2%,低毒,日粮中添加150~300mg/kg柠檬酸铜,具有提高肉鸡生产性能、降低肉鸡血脂和组织胆固醇含量的效果。葡萄糖酸铜是允许使用的铜强化剂,并作为缺铜症的治疗药物,具有相关国家标准,铜含量14%。这两种有机酸类铜补剂都应用广泛,但其或多或少都有毒性。如果使用量不达标的话,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此外,铜配合物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一类潜在补铜剂。甲壳胺-Cu(Ⅱ)配合物和黄酮铜配合物具有好的生物活性,但复合物不溶于水。壳寡糖铜螯合物和黄芪多糖铜螯合物具有好的水溶性,但糖配体没有显示好的耐胃酸性,同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1.无机盐类补铜剂溶解后铜离子呈离子态,游离铜离子对微量元素铁和锌具有拮抗作用。游离的铜离子和饲料中的其他成分会发生作用,例如会氧化维生素。
2.补铜剂铜含量高(其中三种铜含量分别为25.6%,35.2%,51.8%),补铜剂添加量相对于总饲料用量很少,饲料添加难以精准。
3.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无机铜盐,添加过量,吸收弱,大量随粪便排出的铜离子引起土壤和水环境污染。
4.已有有机补铜剂水溶性差,会影响生物利用度。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分子型低酯果胶铜及其制备方法来应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或减轻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77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