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巷道工程车的防碰撞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35899.6 | 申请日: | 202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5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曲亚文;张长宇;林鹤翔;张小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护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15/02 | 分类号: | B62D15/02;G01S13/931 |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张继锋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长椿路11号***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巷道 工程车 碰撞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巷道工程车的防碰撞系统,属于工程车配件技术领域,该巷道工程车的防碰撞系统监测模块、信息收集模块、信息判别模块、执行模块和转向控制单元,监测模块、信息收集模块、信息判别模块、执行模块和转向控制单元均设置于工程车内,整个防碰撞系统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巷道内工程车与巷道内壁和立柱发生碰撞的风险,多种转向方式可灵活应对不同的车道偏离程度,实用效果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巷道内的工程车由于其视线原因长时间会导致驾驶员驾驶较为匹配,容易与巷道内壁或者巷道内立柱发生碰撞,容易发生严重事故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巷道工程车的防碰撞系统。
背景技术
工程车是一个建筑工程的主干力量,由于它们的出现才使建筑工程的进度倍增,大大减少了人力。观工程车作业,不由得使人震撼机器与科技的威力。它们用于工程的运载,挖掘,抢修,甚至作战等,巷道是在地表与矿体之间钻凿出的各种通路,用来运矿、通风、排水、行人以及为冶金设备采出矿石新开凿的各种必要准备工程等。这些通路,统称为巷道。
应用于巷道内的工程车由于其视线原因长时间会导致驾驶员驾驶较为疲惫,容易与巷道内壁或者巷道内立柱发生碰撞,容易发生严重事故,因此,设计一种巷道工程车的防碰撞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巷道工程车的防碰撞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于巷道内的工程车由于其视线原因长时间会导致驾驶员驾驶较为匹配,容易与巷道内壁或者巷道内立柱发生碰撞,容易发生严重事故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巷道工程车的防碰撞系统包括监测模块、信息收集模块、信息判别模块、执行模块和转向控制单元,所述监测模块、信息收集模块、信息判别模块、执行模块和转向控制单元均设置于工程车内;
所述监测模块、信息收集模块、信息判别模块、执行模块和转向控制单元以此通过电信号电性连接;
所述监测模块包括前向雷达、后向雷达和两个侧向雷达,所述前向雷达和后向雷达分别设置于工程车的车头和车尾处,两个所述侧向雷达分别设置于工程车的两个侧边处;
所述执行模块内设置有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分别与信息判别模块和转向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向控制单元包括八字转向模式、前轮转向模式和后轮转向模式三种可选择的转向模式。
优选的,所述工程车内设置有前轮机构和后轮机构,且前轮机构和后轮机构均与转向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程车上设置有后向雷达、前向雷达和两个侧向雷达,且后向雷达、前向雷达和两个侧向雷达均与信息收集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程车行驶于巷道内,所述巷道内设置有多个立柱。
优选的,所述前轮机构由两组前轮和两个转向油缸组成,且两个转向油缸分别与两组前轮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后轮机构由三组后轮和一套转向拉杆组成,且转向拉杆与三组后轮相匹配。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向油缸与一套转向拉杆均与中央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轮机构和后轮机构的转向角度设置在-22°至22°之间。
优选的,所述后向雷达、前向雷达和两个侧向雷达均由多个雷达单体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护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护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5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