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34320.4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毅杰;陈志峰;林刚;胡佳;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兴华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2;C07D317/4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章珍霞 |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 乙烯 生产 设备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设备,包括:第一平台、控制器、PFA反应罐、第二平台、冷却液存储罐、萃取液存储罐、进液机构、对接机构、泵体、搅拌机和加料机;PFA反应罐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的右侧中心位置开口处;第二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的右侧;进液机构安装在所述PFA反应罐的进液口对应位置处;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的顶端且位于进液机构的对应位置处。该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设备,可实现外部冷却冰水和萃取溶液存放罐与PFA反应罐自动对接,避免工作人员手动对接操作较为麻烦,且容易影响PFA反应罐内部密封性,并且可避免PFA反应罐中内部氟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活性较大而影响外部冷却冰水和萃取溶液的温度,进而影响正常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好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锂离子电池研究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电池性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使用环境友好材料等方面,其中进--步提升电池性能、扩大电池应用范围是重中之重,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池正负极之间主要起离子传导作用,电解液性能的优劣对电池比容量、工作电压、循环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由电解质锂盐(当前最广泛应用电解质锂盐为LiPF6)、溶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M,碳酸甲乙酯EMC等)和添加剂组成,在电解质锂盐溶剂体系中添加少量物质,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电池电导率、循环寿命、高低温性、正负极匹配性、安全性等)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氟代碳酸乙烯酯(FEC:FluoroethyleneCarbon—ate)因其分子比碳酸乙烯酯(EC)多含有c—F键,因而具有较好的电负性和吸电子能力,量子化学计算表明FEC最低占据轨道能量(一0.3108)远低于EC最低占据轨道能量(一0.29512),因而可以在较低的还原电位下还原,使负极表面形成良好的SEI膜(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因此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相同倍率下的常温容量和高温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领域内,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的方法主要是卤素交换法,氟气直接氟化法由于未加入其他惰性溶剂,反应后处理变得相对简单,但:过程中使用F2作为氟化剂,由于氟反应活性高,导致其在反应过程中温度难以控制,容易影响PFA反应器相连接的物料管和冷却液温度,因此需要工作人员频繁手动进行对接,操作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设备,包括:
第一平台;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的顶端后侧;
PFA反应罐,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的右侧中心位置开口处,所述PFA反应罐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第二平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的右侧;
冷却液存储罐,内嵌在所述第二平台的内侧后端,所述冷却液存储罐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萃取液存储罐,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的内侧后端,所述萃取液存储罐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进液机构,安装在所述PFA反应罐的进液口对应位置处;
对接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的顶端且位于进液机构的对应位置处;
泵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的下方,所述泵体的进液口分别与冷却液存储罐和萃取液存储罐的底部出液口相连接,所述泵体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搅拌机,安装在所述PFA反应罐的内腔,所述搅拌机和控制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兴华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泰兴华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43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