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34320.4 | 申请日: | 2021-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8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毅杰;陈志峰;林刚;胡佳;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兴华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2;C07D317/4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章珍霞 |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 乙烯 生产 设备 以及 方法 | ||
1.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平台(1);
控制器(2),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1)的顶端后侧;
PFA反应罐(3),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1)的右侧中心位置开口处,所述PFA反应罐(3)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第二平台(4),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1)的右侧;
冷却液存储罐(5),内嵌在所述第二平台(4)的内侧后端,所述冷却液存储罐(5)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萃取液存储罐(6),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4)的内侧后端,所述萃取液存储罐(6)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进液机构(7),安装在所述PFA反应罐(3)的进液口对应位置处;
对接机构(8),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4)的顶端且位于进液机构(7)的对应位置处;
泵体(9),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4)的下方,所述泵体(9)的进液口分别与冷却液存储罐(5)和萃取液存储罐(6)的底部出液口相连接,所述泵体(9)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搅拌机(10),安装在所述PFA反应罐(3)的内腔,所述搅拌机(10)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加料机(11),设置在所述第二平台(4)的顶端且位于PFA反应罐(3)的加料口对应位置处并可进行连接,所述加料机(11)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机构(7)包括:
电磁阀(71),安装在所述PFA反应罐(3)的外侧进液口处,所述电磁阀(71)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流量检测仪(72),设置在所述电磁阀(71)的外侧,所述电磁阀(71)与流量检测仪(72)相连通,所述流量检测仪(72)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进液导管(73),一端安装在所述流量检测仪(72)的进液口处;
密封外壳(74),套接在所述进液导管(73)的另一端外侧;
插槽孔(714),沿左右方向开设在所述密封外壳(74)的内侧顶端,所述插槽孔(71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密封外壳(74)的外侧贯通;
壳体(75),插接在所述插槽孔(714)内腔;
电动伸缩杆(76),设置在所述进液导管(73)的顶端,所述电动伸缩杆(76)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密封塞(77),插接在所述进液导管(73)的右侧;
转动座(78),设置在所述密封塞(77)的左侧顶端;
其中,所述壳体(75)的内腔设置有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电机(79),设置在所述壳体(75)的内腔,所述第一电机(79)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第一齿轮(710),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79)的输出端;
连接齿轮(71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75)的内腔且与第一齿轮(710)啮合;
转轴(712),沿前后方向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壳体(75)的右侧开口处内腔,所述转轴(712)的外壁与转动座(78)的内侧过盈配合,所述转轴(712)的后侧延伸进壳体(75)的内腔;
第二齿轮(713),螺钉连接在所述转轴(712)的后侧,所述第二齿轮(713)与连接齿轮(71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氟代碳酸乙烯酯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机构(8)包括:
对接机构安装架(81),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4)的顶端;
安装座(82),设置在所述对接机构安装架(81)的顶端左侧;
电推杆(83),设置在所述安装座(82)的顶端,所述电推杆(83)和控制器(2)电性连接;
滑轨(84),所述滑轨(8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轨(84)分别设置在安装座(82)的前后两侧;
移动座(85),套接在前后两个所述滑轨(84)的外侧,所述电推杆(83)的伸缩端与移动座(85)的右侧固定连接;
连接管(86),设置在所述移动座(85)的左侧,所述连接管(86)的进液口与泵体(9)的出液口通过导管相连接;
其中,所述对接机构安装架(81)的底端前侧设置有固定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兴华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泰兴华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43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