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品分料料盒及其检测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0701.5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7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秦应化;刘传磊;刘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10;B07C5/38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2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品 分料料盒 及其 检测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分料料盒及其检测分离方法,采用产品检测装置,所述产品检测装置上设置有分料料盒,所述分料料盒包括料盒、移动装置、分料器、出料口和控制系统,所述移动装置带动出料口移动形成移动轨迹,所述第一入料口设置在所述移动轨迹的下方;采用NG分拣模式选择法对料盒和产品进行标识实现分离,所述NG分拣模式选择法包括产品公差标准计算、优先级分料模式和非优先级分料模式;本发明通过移动装置、检测装置、下料装置和控制系统之间的配合,实现对检测完的产品根据具体的产品缺陷进行实时分类并自动下料至对应的料盒中,方便NG料进行后续加工处理或二次检测,自动化程度高,无需工作人员进行手动分类,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标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品分料料盒及其检测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精密零件行业中,需要对产品进行尺寸、体积、形状和加工缺陷等进行检测,现阶段加工检测过程通常采用单台影像仪对工件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的结果将产品分为NG料和OK料,OK料可直接用于后续的加工或发包,但是无法根据具体的产品缺陷对NG料产品进行分类,若需要针对其中一种具体的缺陷对NG料进行后续加工处理或二次检测,则需要人工或机械针对系统中记录的检测数据进行二次分类,在针对大批量产品检测时,由于产品体积较小,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量大,容易存在数据自动覆盖、数据丢失或数据混淆的问题,从而影响二次分类,效率低下,若需要存储大规模的产品数据,需要较大的数据存储量,成本较高;此外,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高,检测效率低下,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因此,开发一种产品分料料盒及其检测分离方法,能够在检测完成之后就对产品及料盒进行分类,提高检测效率和分类精度,显然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产品分料料盒及其检测分离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检测分离方法,采用产品检测装置,所述产品检测装置在移料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拍照,所述产品检测装置上设置有分料料盒,所述分料料盒包括料盒、移动装置、连接在移动装置上的分料器和控制系统,所述分料器包括出料口,所述移动装置带动出料口移动形成移动轨迹,所述第一入料口设置在所述移动轨迹的下方;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单元、数据存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
所述检测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所述产品检测装置对产品进行拍照并将产品检测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中;
S2、控制系统中的数据存储单元将产品检测装置所检测的产品检测数据进行存储并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中,数据处理单元根据产品检测数据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和/或信号处理技术分析产品是NG料还是OK料;
S3、根据产品的具体缺陷将NG料进行分类并标记,并将分类结果和标记结果传输至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传输信号至驱动单元中,驱动单元接收信号后驱动产品检测装置将产品移动至分料料盒的上方;
S4、根据产品检测数据及其分类结果对料盒及其对应的第一入料口进行标记,一个料盒对应OK料或一种缺陷的NG料,并将标记结果存储至数据存储单元中;
S5、当一个产品落入分料器中时,所述移动装置根据控制系统中对该产品分析后的分类结果将出料口运动至与其相对应的第一入料口的上方;
S6、重复步骤S5,直至移动至分料料盒上方的所有产品均已被分类完成并传输至对应的料盒中;
S7、重复步骤S1-S6,直至所有的产品均完成检测分离;
步骤S3和步骤S4采用的具体方法包括NG分拣模式选择法,所述NG分拣模式选择法在控制系统中的数据处理单元中运行,所述NG分拣模式选择法包括产品公差标准计算、优先级分料模式和非优先级分料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鼎纳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07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