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舰船堵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24638.4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1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翟泉来;李洪伟;张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新弘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43/16 | 分类号: | B63B4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清律师事务所 11799 | 代理人: | 何磊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堵漏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舰船堵漏装置,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补丁结构以及助力结构,所述助力结构上可固定有所述补丁结构,以助力所述补丁结构封堵到舰船的漏洞上,其中:所述助力结构包括:助力架;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设置在所述助力架的正面并与所述助力架滑动连接,用于调整所述补丁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以与所述舰船的漏洞对齐;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固定在所述升降单元上并位于所述助力架的正面,用于将所述补丁结构固定在所述助力结构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舰船堵漏装置,方便放置在舰船内,作为舰船常备的工具,在使用时,可以达到迅速止漏,快速修复的设计要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舰船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舰船航行在水面,当船体局部偶遇撞击或冲击,会产生不同形状的漏洞,船体外的水在压力的作用下,即刻进入舰船内,如不及时堵漏,严重威胁舰船的安全。因此,当出现漏洞时怎样迅速堵漏,及时修补漏洞,恢复船体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堵漏装置,不方便放置在舰船内,在使用时,无法达到迅速止漏,快速修复的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舰船堵漏装置,用以克服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上述缺陷。
一种舰船堵漏装置,其包括:补丁结构以及助力结构,所述助力结构上可固定有所述补丁结构,以助力所述补丁结构封堵到舰船的漏洞上,其中:所述助力结构包括:助力架;升降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设置在所述助力架的正面并与所述助力架滑动连接,用于调整所述补丁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以与所述舰船的漏洞对齐;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固定在所述升降单元上并位于所述助力架的正面,用于将所述补丁结构固定在所述助力结构上。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补丁结构包括支撑架以及补丁,所述补丁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当所述补丁结构封堵到所述舰船的漏洞上,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舰船连接以使得所述补丁封堵住所述舰船的漏洞。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补丁上设置有若干漏洞,以在封堵过程中对齐所述舰船的漏洞以释放堵漏压力,并通过自身旋转与所述舰船的漏洞形成错落关系,以封堵住舰船的漏洞。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助力架包括方形框架以及三角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位于所述助力架的正面,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方形框架滑动连接;所述三角形框架位于所述助力架的背面,用于支撑所述方形框架。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在不使用所述舰船堵漏装置时所述三角形框架处于折叠状态并靠近所述方形框架。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三角形框架包括首尾相接的若干个铰支杆,以在不使用所述舰船堵漏装置时通过折叠所述若干个铰支杆使得所述三角形框架处于折叠状态并靠近所述方形框架。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设置在所述助力架的正面,并与所述助力架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升降单元与所述助力架滑动连接;升降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支架沿着所述助力架上下滑动,以调整所述补丁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以与所述舰船的漏洞对齐。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补丁结构包括连接套,且,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气缸、气缸座、连接座及锥轴,所述气缸设置在所述气缸座上,在所述连接座套入到所述连接套中时所述气缸通过拉动所述锥轴撑大所述连接套,使得所述连接座卡在所述连接套中,以将所述补丁结构固定在所述助力结构上。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舰船堵漏装置还包括:行走结构,所述行走结构包括行走轮以及凸轮连杆,所述凸轮连杆用于在需要进行堵漏时顶着所述行走轮与舰船的船体接触,以使得所述舰船堵漏装置朝所述舰船的漏洞移动,在不需要进行堵漏时松开所述行走轮离开所述舰船的船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新弘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新弘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46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