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的车位锁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23483.2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0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明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E01F13/08;G07B15/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程余 |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遂宁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智能 停车 收费 管理 车位锁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的车位锁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智能停车技术领域。车位锁包括埋设于地面的安装主体、用于驱动升降结构的驱动机构、用于锁定和解锁车辆的升降机构、电机、用于检测车辆在位情况的车辆传感器、用于检测电机电流变化的电机电流传感器、用于与云服务器通信的无线通信模块,车辆传感器、电机电流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均与车位锁控制器信号连接,将本发明安装在车位上,可与地感、地磁、AI、第三方支付、自助收费终端配合,实现路面停车位无人值守自助服务管理,有效减少乱停、强行停车、不缴费等现象,同时节约人工成本,实现对路面停车位及停车场的高效管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位锁及其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的车位锁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私家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大,而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服务基础建设尚不完善,大型的公共停车区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停车需求,而路边街头的一些小型空地却长期处于无人管辖的状态,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地方的乱停车现象,甚至出现私自放置车位锁长期占用公共区域的现象,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实现对这些零散区域的统一管理,合理利用车位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停车难问题,同时对于城市交通管理也有一定的益处。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电动车位锁的设计,如公开号为CN103470089A,公开日为2013年12月25日,名称为一种闭环控制的遥控车位锁的中国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闭环控制的遥控车位锁,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控制装置(10)、电机(2)、丝杠(3)和底杆(6),其中所述控制装置(8)上配置有可拆卸的蓄电池(8),丝杠(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丝母位置传感器a和丝母位置传感器b,所述丝杠(3)的外周面上还套设有有丝帽(7),其随着丝杠(3)的正反转动而在丝杠(3)上作往复运动;所述底杆(6)的上端两侧分别安装有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5)和车辆离开传感器模块(16);所述遥控车位锁还包括支撑杆(4),其一端与丝帽(7)卡合连接,另一端与可动面板(5)铰接连接。
上述专利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该遥控车位锁所适用的场景是私家车位的锁定,主要用于防止他人占用自己的车位,无法适用于路面车位的无人自动停车收费管理。其次,该车位锁通过丝母位置传感器a和丝母位置传感器b来判断可动面板是否起升或下降到位,然而,由于汽车的型号不同,其底盘高度也是有差异的,通过前述方式,可动面板的起升高度是固定的,无法防止一些底盘较高的车体占用车位,易造成车主的利益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位锁无法适用于路面停车收费管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的车位锁及其控制方法,该车位锁及其控制方法可以与地感、地磁、AI、第三方支付、自助收费终端配合,实现路面停车位无人值守自助服务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智能停车收费管理的车位锁,包括:
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埋设于地面以下;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升降机构的上升和下降;
升降机构,用于在车辆到位时上升锁定车辆,车辆离位时下降解锁;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可动翻盖和传动件,可动翻盖的一侧转动连接在安装主体上,传动件设置在可动翻盖和驱动机构之间用于传递动力;
电机,用于为驱动机构提供动力;
车辆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在位情况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车位锁控制器;
电机电流传感器,用于在升降机构上升至接触车辆底盘时感应电机的电流变化并将信号反馈至车位锁控制器;
无线通信模块,用于车位锁控制器与云服务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车位锁控制器,用于根据云服务器的指令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所述车辆传感器、电机电流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和电机均与车位锁控制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明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明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3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YARN集群资源调度方法、系统、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 下一篇:导轨式充电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