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普通油茶与小果油茶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22730.7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4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戎俊;陈璐;陈凯;赵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焕巧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鉴定 普通 油茶 分子 标记 引物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鉴定普通油茶与小果油茶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其方法,该分子标记引物能扩增出油茶叶绿体基因组上atpH和atpI的基因间隔区。提取待测油茶叶片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以所述分子标记引物作为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若电泳结果出现609bp左右的条带则为普通油茶;若电泳结果出现227bp左右的条带则为小果油茶;所述分子标记引物序列为:上游引物:5’‑CTCCCTCTCCTAACCAACCC‑3’,下游引物:5’‑CCGCGGCTTATATAGGTGAA‑3’。本发明分子标记引物可对普通油茶与小果油茶进行快速的鉴别,方法简单、快捷、准确,是常规形态特征辨别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所不能替代的分子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鉴定普通油茶与小果油茶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泛指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中种子油脂含量较高、有栽培经济价值的一类植物的总称。油茶籽油中富含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其营养价值可以和橄榄油媲美,是一种优质的食用植物油。在我国,油茶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分布地区广、栽培面积大,其中普通油茶(C.oleifera)栽种面积已经突破6700万亩,为第一大木本油料作物,小果油茶(C.meiocarpa)次之。当前油茶林产量很低,每亩平均茶油产量不到10kg,这与迅猛提增的茶油市场需求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低产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绝大部分油茶林品种品质差,这已经成为油茶产业面临的最主要困境之一。因此,挖掘利用优质遗传资源、培育高产油茶新品种是油茶产业稳健发展的基础。
普通油茶与小果油茶的株型、叶片性状、花果性状等形态性状高度相似,常用以辨别两者种类的果实性状指标也因为个体间的连续变异,导致中间类型不易区分(图1),而且在很多区域存在普通油茶与小果油茶同域分布的现象,因此通过常规形态性状难以准确、有效的区分两者的种类。然而,两个物种间存在着倍型差异(普通油茶6倍体、小果油茶4倍体)以及较大的遗传分化,杂交不易成功,因此在培育油茶良种前应该首先准确鉴定亲本材料的种类,以免混淆。
另外,在推广运用过程中对早期普通油茶及小果油茶苗木的鉴定也有广泛的实际需求。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准确、快速的辨识油茶种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是挖掘利用油茶资源以及良种培育、应用推广的前提条件。叶绿体基因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根据叶绿体基因间的差异开发分子标记来鉴定物种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迄今为止,尚未有叶绿体基因分子标记应用于鉴别普通油茶与小果油茶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鉴定普通油茶与小果油茶的分子标记引物及其方法,能快速、准确鉴定普通油茶与小果油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鉴定普通油茶与小果油茶的分子标记引物,所述引物将扩增出油茶叶绿体基因组上atpH和atpI的基因间隔区,所述引物对序列为:
上游引物:5’-CTCCCTCTCCTAACCAACCC-3’,如SEQ.ID.NO.1所示,
下游引物:5’-CCGCGGCTTATATAGGTGAA-3’,如SEQ.ID.NO.2所示。
通过比对普通油茶(栽培品种赣无1)与小果油茶(栽培品种白皮中子)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发现与普通油茶相比,小果油茶在atpH-atpI的基因间隔区有451bp的长片段缺失,详见序列表SEQ.ID.NO.3。该引物对是通过利用atpH及atpI基因的保守性,提取普通油茶atpH-atpI两个基因及其间隔区序列,设计跨过这段间隔区序列的最优引物对。以该引物对普通油茶(赣无1)和小果油茶(白皮中子)进行PCR扩增,分别获得609bp与227bp大小的特异性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2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被动旋转的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强磁吸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