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尾排气及余热的联合处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21954.6 | 申请日: | 2021-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9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昌涛;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0;C02F1/461;F28D7/06;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袁锦波 |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安庆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排气 余热 联合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尾排气及余热的联合处理系统,包括:温度流量调节装置、电解脱硫脱硝系统、温差发电系统;温度流量调节装置将输入的柴油机废气和海水换热、稳流,得到降温废气、升温海水,电解脱硫脱硝系统包括将所述升温海水电解以得到脱硝溶液、脱硫溶液的电解防污装置,利用所述脱硝溶液将所述降温废气进行脱硝的脱硝装置,以及利用所述脱硫溶液将所述降温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脱硫装置。本发明将升温和稳流后的海水再经电解能够提高脱硫溶液和脱硝溶液对废气脱硫脱硝的效率,废气净化效果更好;且将降温废气和升温的脱硫脱硝溶液分别作为温差发电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温差可以控制在合适温度,发电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尾排气及余热的联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由船舶柴油机废气排放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约占整个大气污染的5~10%,而在港口城市甚至高达30~40%;随着全球海运量的不断增长,这无疑将显著增加沿海城市环境污染比重。
而为了防止船舶废气排放污染,现有技术中利用电解防污装置将海水进行电解,得到的碱性溶液和氧化液通过洗涤废气,能够分别实现含有硫氧化物和氮氧化合物的废气的脱硝、脱硫。
该种废气处理系统优点在于:船舶在海洋中运行,使用的是取之不尽的海水,不用担心长期使用造成海域海水碱度降低的情况;
缺点在于:当海水温度较低(温度13.5℃为宜)/海水流速较大(流速适中为宜)时,会影响海水电解时的电流效率,而电流效率会直接影响氧化液(有效氯)和碱性液的产生,从而影响脱硫脱硝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尾排气及余热的联合处理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船用柴油机的尾排气及余热的联合处理系统,包括:
温度流量调节装置,用于将输入的柴油机废气和海水换热、稳流,得到降温废气、升温海水;
电解脱硫脱硝系统,包括将所述升温海水电解以得到脱硝溶液、脱硫溶液的电解防污装置,利用所述脱硝溶液将所述降温废气进行脱硝的脱硝装置,以及利用所述脱硫溶液将所述降温废气进行脱硫处理的脱硫装置;
温差发电系统,其可拆卸安装于脱硝装置、脱硫装置上,利用脱硝溶液/脱硫溶液作为低温热源,降温废气作为高温热源,由温差发电系统进行温差发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温度流量调节装置包括管式换热器和安装于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内的若干稳流装置,所述管式换热器上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海水进管和海水出管的冷端端口,以及用于连接柴油机废气进管和柴油机废气出管的热端端口,所述海水进管通过水泵连接海水,所述海水出管连接电解防污装置,所述柴油机废气进管连接柴油机废气口,所述柴油机废气出管连接脱硝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稳流装置包括稳流锥体和伞状支架,所述稳流锥体尖端与海水流动方向相反,所述稳流锥体另一端通过伞状支架与换热管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解防污装置包括电解池、脱硝溶液管道、脱硫溶液管道以及设置于脱硝溶液管道和脱硫溶液管道上的抽取泵,所述脱硝溶液管道、脱硫溶液管道分别连接脱硝装置、脱硫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脱硝装置、脱硫装置均包括机体,上下设置于机体内的净化腔和喷淋腔,设置于净化腔内的净化组件,以及设置于喷淋腔内的喷淋组件;
所述净化腔和喷淋腔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所述脱硝装置的净化腔连接柴油机废气出管,所述脱硝装置的喷淋腔通过一号排气管道与脱硫装置的净化腔连接,所述脱硫装置的的喷淋腔通过二号排气管道连接活性炭过滤器;
所述脱硝装置、脱硫装置的喷淋腔均连接废液出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未经安庆中船柴油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