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米粉制备的栽培基质及其在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17883.2 | 申请日: | 2021-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余养朝;冯占;刘亚兰;黄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00 |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许重要 |
| 地址: | 223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米粉 制备 栽培 基质 及其 工厂 金针菇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米粉制备的栽培基质及其在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中的应用,栽培基质中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干豆渣3‑5份、玉米芯30‑40份、米糠30‑40份、麸皮5‑10份、啤酒糟3‑5份、大豆皮5‑10份、贝壳粉2‑4份、轻质碳酸钙1‑3份、棉籽壳5‑10份、甜菜渣3‑5份、米粉0.1‑0.4份。利用本发明的栽培基质用于金针菇的工厂化栽培,可解决夏季因温度上升而导致栽培基质中营养物质匮乏的问题,提高金针菇夏季的产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针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米粉制备的栽培基质及其在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夏季到来,外界温度急剧上升,培养料的新鲜度下降,且培养料中含有大量的菌落繁殖发酵,很大程度的消耗了培养料当中的营养物质,使其营养成分含量大幅度下降,而这些营养料应用到金针菇的栽培中也大幅度的影响了金针菇的产量。所以每年夏季时金针菇的产量都会有所下降。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各原材料价格节节升高,甚至类似于东北地区的米糠等都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被迫要在其他地域购得米糠,这些米糠的营养价值远远低于东北米糠,用于生产后导致产量降低,转化率降低,企业利益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以米粉制备的栽培基质,利用该栽培基质可解决夏季因温度上升而导致栽培基质中营养物质匮乏的问题,提高金针菇夏季的产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以米粉制备的栽培基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豆渣3-5份、玉米芯30-40份、米糠30-40份、麸皮5-10份、啤酒糟3-5份、大豆皮5-10份、贝壳粉2-4份、轻质碳酸钙1-3份、棉籽壳5-10份、甜菜渣3-5份、米粉0.1-0.4份。
以米粉制备的栽培基质在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中的应用,用于金针菇的工厂化栽培,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料:称取上述各重量份的原料;
S2,混合:将上述原料依次投入搅拌机,先干拌10-15分钟,再加水,加水完毕后进行湿拌,待原料全部均匀混合好后,检测培养料的含水率控制在67-69%,pH为6.2-6.8;
S3,装瓶:采用全自动装瓶机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灌装到栽培瓶中,灌装结束后通过自动打孔机在料面打5-8个孔洞,要求培养基料面平整,灌装和打孔完成后,通过自动盖盖机在栽培瓶盖上匹配的瓶盖;
S4,灭菌:将装有栽培瓶的栽培筐放置到周转车上,推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121℃维持90min;
S5,接种:灭菌结束后,将栽培瓶推入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料温降低到15-23℃时进行接种,以全自动接种机在层流罩下向栽培瓶中接入金针菇液体菌种,每瓶接种量为25-35ml;
S6,菌丝培养:接种结束后,将栽培瓶移入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通过高效空气过滤来确保空间环境的洁净度,培养22-24天后菌丝即可长满栽培瓶;
S7,搔菌:将长满菌丝的栽培瓶移入搔菌车间,以自动搔菌机进行搔菌处理,去除料面老化的菌丝,同时形成机械刺激,促进金针菇子实体原基的形成与分化,搔菌结束后在料面喷洒10-15ml水,使料面保持湿润;
S8,催蕾和抑制:将栽培瓶移入生育室,进行催蕾处理,4-6天后料面可布满菇蕾,催蕾结束后,每天进行30-50Lux强度的光照和150m3/h及1-3m/s的吹风,对菇芽进行光抑制和风抑制,并将CO2浓度控制在3000-8000ppm使菇芽生长整齐、一致,同时温度逐天下降,最终温度维持在5-8℃,10-12天小菇蕾可长到栽培瓶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7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