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龋齿促进肠道健康的无糖棒棒糖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10456.1 | 申请日: | 202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3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雷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婷婷 |
| 主分类号: | A23G3/42 | 分类号: | A23G3/42;A23G3/36;A23L3/35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黄锦阳 |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龋齿 促进 肠道 健康 棒棒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龋齿促进肠道健康的无糖棒棒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化糖、熬糖、冷却和调和、成型工序制备得到的无糖棒棒糖具有稳定性好,同时其具有与蔗糖类似的风味的优点,这有助于糖果中其它香味物质和风味的释放。乳酸菌粉可以让糖果具有一定对肠道健康的成分。乳酸带有酸度,整体形成酸甜的口感。其中本发明的棒棒糖包括异麦芽酮糖醇、乳酸菌粉和乳酸粉,其中异麦芽酮糖醇相较于蔗糖或者葡萄糖具有非常低的吸湿性可以有效的延长棒棒糖的保存时间,本发明的棒棒糖可以散装在包装里,不必热封和逐个包装,可大大的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龋齿促进肠道健康的无糖棒棒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龋齿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它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龋齿的发生细菌是主要引发的原因。龋齿往往会同时引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严重时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如治疗不及时会让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最后把整个牙冠完全破坏,需要把牙齿拔除来缓解病痛。龋齿的发病率高,分布面广。是口腔疾病中主要的常见病,也是全球范围普遍发生的疾病之一,使许多病人深受其害。有古话说”牙病不是病,发了痛死人”说的就是牙病的痛苦。
龋齿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菌感染。研究表明导致发生龋齿的细菌有两大类,一类是革兰氏阳性球菌的作用破坏牙齿的有机质,经过长期侵腐可使牙齿形成龋洞。另一类是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等细菌的作用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酸,导致牙齿被逐步腐蚀破坏;而这二类细菌的破坏作用往往是同时间、交叉地侵害牙齿,不间断地对牙齿的腐蚀和伤害,最后导致形成龋齿。
龋齿对儿童的危害性尤其大。由于乳牙龋齿的发生,可以引发牙齿根尖周病,病灶的牙使又连锁引发机体的其他组织发生病灶细菌感染。严重的造成咀嚼功能降低,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局部的牙齿损伤还可以导致口腔黏膜组织发炎,影响到恒牙也发生龋齿病变,使口腔卫生恶化;乳牙根尖周炎还容易影响恒牙牙胚,造成其釉质发育及正常萌出发生障碍。影响小儿发育期间面部的美观和正确发音等。
儿童和青少年是糖果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在日常生活以及各种节令和特定场合,形成了一种糖果文化,其中棒棒糖,可以做到好吃好玩,造型新颖,更是一种最爱。但传统的糖果含有大量的糖分,过分摄入,就会引发了龋齿、肥胖等多种问题,给健康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同时,儿童和青少年的龋齿和口腔健康,除食用糖果外,其他食物在齿缝中的残留,并被微生物孳生,发酵并腐蚀牙釉质,也是引发龋齿等口腔问题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龋齿促进肠道健康的无糖棒棒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防龋齿促进肠道健康的无糖棒棒糖可有效的防止龋齿发病的发生,同时还能调解肠道菌群。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如下: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龋齿促进肠道健康的无糖棒棒糖的制备方法,其技术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化糖:将异麦芽酮糖醇溶解于纯净水中并进行搅拌,得到初步浆料,随后将所述初步料浆进行过滤并弃去滤渣,加热浓缩得到含异麦芽酮糖醇为75-80wt%的浓缩液。化糖应同时考虑融化速度和融化方式,目的能保证物料在最短的时间内溶化完全。
步骤二,熬糖:将步骤一中的浓缩液置于真空连续薄膜熬糖机中进行真空熬糖处理得到含异麦芽酮糖醇为96-98wt%的糖膏,溶化后的糖液不能放在加入锅里太久,否则会引起转化,色泽加深。
步骤三,冷却和调和:将所述步骤二得到糖膏置于冷却台上进行冷却至80-90℃,抑制或者缓和熬煮糖液的内部变化,促使糖液降低到一定浓度而有利于混料的混合,糖液温度的降低避免出现糖头硬块、糖膏内的大空气气泡和过度搅拌引起的返砂,随即加入乳酸和乳酸菌进行调和、搅拌;
步骤四,成型:将冷却和调和后的糖膏置于模具中进行连续注模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婷婷,未经雷婷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04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机
- 下一篇:消费热力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