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循环智能仓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9831.0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3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楠;王开胜;李伟;陈新安;刘季晶;马佳利;蔡添;张家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扬立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37 | 分类号: | B65G1/13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循环 智能 仓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垂直循环智能仓储系统,包括底座,底座通过支架固定有链条轨道,链条轨道内装有链条,链条啮合有链轮片,链轮片通过伺服减速电机带动,从动链轮传动轴装有编码器,链条装有多组固定板,相对的固定板分别轴接吊仓两侧,吊仓右侧均安装有限位架,限位架装有第一限位轮、第二限位轮、第三限位轮,右侧的支架上设有两个外轨道,两个外轨道顶端与底端均具有一定弧度,右侧的支架上设有第一内轨道、第二内轨道,吊仓顶部横梁上均设有支撑梁、减震支垫。使用时,通过循环升降的智能仓储系统,更加节约场地空间;吊仓整个循环升降过程中平稳高效;整个结构经分力及支撑作用,当前后侧货物重量不相同时仍可保持较高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仓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循环智能仓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近些年呈高速上升态势,从而对立体仓库的智能化程度以及结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立体仓库主要由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入出库工作台、搬运车及操作控制系统组成,货架内是标准尺寸的货位空间,巷道堆垛机穿行于货架之间的巷道中,完成存货和取货工作。
但立体仓库普遍占用场地较大,在一些场地相对狭窄的区域,缺乏相应的智能仓储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循环智能仓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垂直循环智能仓储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部两侧各架有垂直的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上设有对称的链条轨道,所述链条轨道内均装有只能沿其轨道转动的链条,左侧的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朝下的伺服减速电机,所述伺服减速电机输出轴上装有主动链轮,所述支架上通过轴承座装有位于所述主动链轮下方并可转动的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之间安装有传动链条,所述从动链轮与所述轴承座之间的传动轴上安装有与所述链条内侧啮合的链轮片,所述从动链轮的传动轴末端安装有编码器,两个所述链条内侧相对设有多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在同侧的所述链条上等距间隔设置,相对的所述固定板末端分别轴接吊仓两侧,所述吊仓右侧均安装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顶部两端朝后镜像安装有两个第一限位轮,所述限位架底部两端朝后镜像安装有两个第二限位轮,所述限位架底部中间朝后镜像安装有两个第三限位轮,右侧的所述支架上前后镜像设有两个外轨道,两个所述外轨道顶端与底端均具有一定弧度,右侧的所述支架上设有连通所述外轨道弧形处的第一内轨道,右侧的所述支架上设有靠近所述第一内轨道的第二内轨道,同一所述限位架上的所述第一限位轮在所述外轨道弧形处滚动时所述第二限位轮可在所述第一内轨道内滚动且所述第三限位轮可在所述第二内轨道内滚动,同一所述限位架上的所述第二限位轮位于所述第一内轨道出口端时两个所述第一限位轮分别位于两侧所述外轨道内,所述吊仓顶部横梁上均设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两端设有减震支垫,所述吊仓位于前后两侧时下部所述吊仓的所述减震支垫抵住上部所述吊仓的底板,所述底座下部安装有朝向最底端所述吊仓底板四边的四个到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底座由八根立柱以及连接所述立柱的横梁组成,两侧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四角处立柱顶端之间装有第一斜撑。
优选的,所述支架底端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第二斜撑。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间隔安装有多根横支撑,相邻所述横支撑之间安装有第三斜撑。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架之间通过多根第四斜撑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吊仓底板上表面为防滑结构。
优选的,所述吊仓设有七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循环升降的智能仓储系统,更加节约场地空间;
2、吊仓整个循环升降过程中,限位架上至少有两个限位轮被限位,同时吊仓位于前后侧时,下部吊仓的减震支垫抵住上部吊仓的底板,整个运行过程平稳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扬立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扬立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98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