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贞丰“状元笔”茶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9386.8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汪艳霞;吕立堂;潘芹男;何文毅;杨军成;杨代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艳霞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贞丰 状元 茶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贞丰“状元笔”茶叶的加工方法,包括A鲜叶采摘分级;日光萎凋;室内二次萎凋;杀青;揉捻;做形;初烘以及复烘工序,发明的贞丰“状元笔”茶采用萎凋杀青,分次烘干和翻拌的工艺手法生产得到茶叶较匀整,茶汤绿黄透亮,滋味醇厚回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的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贞丰“状元笔”茶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各地茶礼茶俗不尽相同。贞丰“状元笔”茶产于茶树原产中心的龙头大山,坡柳的茶叶根据采摘的时间、采摘的长短等分成不同的品种,采茶时必须在早上八至九点钟到茶山上采摘最嫩最长的台茶,带回家中放进锅里炒,炒好后用手工揉熟,拧成一个一个的茶砣,再放在火炉上炕干或太阳晒干。坡柳娘娘茶形状好像一个一个的毛笔尖,因此坡柳的娘娘茶又称为“文笔茶”或“状元笔茶”。但是由于传统手法的工艺外形大小不一,内含品质各异。因此,需要一种贞丰“状元笔”茶叶的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较匀整,品质均衡的茶叶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A鲜叶采摘分级;将采摘的新鲜茶叶的同等嫩度的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后进行分级处理,筛除等级或者品相较差的茶叶;
B日光萎凋将采摘后的所述茶叶进行日光晒青,摊叶量为0.6~1.0Kg/m2,晒青20min~30min,中途翻青2~4次;
C室内二次萎凋;在室内进行二次晾青处理,晾青时间为60min~120min后进行翻拌后继续进行晒青,重复晾青的时间随着翻拌的次数增加逐渐延长;
D杀青;对茶叶进行杀青处理,所述杀青温度为360℃,杀青时间2min;
E揉捻采用空压3-5min后轻压6-10min继续重压1-2min的方法循环揉捻,待成条率达到90%且茶汁不溢出时下揉捻机;
F做形将揉捻完成茶叶添加到烘干筛分机构内部,在通过人工将茶叶铺散后做形;
G初烘对茶叶进行烘干,利用加热装置对摊放后的茶叶进行加热烘干,烘干机热风温度60℃,烘干6小时再次整形,控制茶叶水分低于10%,同时对茶叶中的杂质进行分离收集;
H复烘摊晾2小时后适当均匀走水,再80℃烘干4小时,对茶叶进行二次烘干得到成品。
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所述鲜叶采摘后除去老叶、茶梗及杂质,摊放2-5h,在常温下进行自然萎凋,直至所述茶叶的青色减退,鲜叶减重8~12%;
进一步地,在步骤C中将所述茶叶摊放分散均匀,摊放厚度为5-7cm,静置1-2h;
进一步地,在步骤F中所述揉捻的揉捻时间为60~9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发明的贞丰“状元笔”茶采用萎凋杀青,分次烘干和翻拌的工艺手法生产得到茶叶较匀整,茶汤黄绿透亮,滋味甜味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贞丰“状元笔”茶叶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子中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分级
鲜叶以贞丰县坡柳村当地古树品种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
为配合加工,便于做形,鲜叶采摘长短应相对一致。鲜叶雨天不采,露水叶不采,农药安全间隔期未过不采。鲜叶不能日晒雨淋,堆积发热,梗伤叶破,使用透气性良好的竹筐或专用袋装运,翻到鲜叶要抖松,动作要轻柔,保持鲜叶新鲜完整,并及时进厂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艳霞,未经汪艳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9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处理器及其方法
- 下一篇:片上系统装置、扩频时钟生成器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