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隔舱式多点位主动补偿主轴承座及补偿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06049.3 | 申请日: | 2021-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6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邹俊杰;邹承;李大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6C35/00 | 分类号: | F16C3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舱 多点 主动 补偿 主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用隔舱式多点位主动补偿主轴承座及补偿方法,包括主轴承座;其上端连接轴承盖;主轴承座包括上层轴承座和下层轴承座;下层轴承座内设置有多个伺服油腔;上层轴承座与支撑主轴承下瓦的半弧形面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每个伺服油腔对应一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控制单元;伺服油腔通过进油电池阀组连接高压伺服油轨;伺服油腔通过出油电池阀组连接低压油箱;上层轴承座和下层轴承座连接侧面为浮动导向面和弹性连接螺栓。本发明通过隔舱式补偿设计,能够自动调节主轴承的高度,确保了船舶柴油机曲轴轴线的动态平直,改善了柴油机的运行工况,提高了轴承的寿命,减少了人工定期检测曲轴状态的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隔舱式多点位主动补偿主轴承座及补偿方法,属于船舶柴油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柴油机的曲轴结构复杂,在柴油机中属最大最重的零件。新造的柴油机曲轴安放在机座主轴承上,因各道主轴承孔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坐落于主轴承上的曲轴中心线业呈直线状态。经长时间运转,各道主轴承下瓦会因负荷的不均匀性、曲轴回转的不均匀性等因素造成各道主轴承不同程度的磨损,至使各道主轴承不等高,坐落其上的曲轴轴线发生弯曲变形,引起曲轴产生附加弯矩,造成柴油机曲轴运行阻力增加,有效功率损耗,机械效率下降。
船舶柴油机主要是大型低速机,活塞在气缸中主要承受燃气的压力,主轴承的下瓦是主要的承压面,磨损主要发生在下瓦上,曲轴轴线的变形主要是上下方向。因此,柴油机在正常运转情况下,曲轴其轴线状态主要取决于主轴承下瓦的高低。
为了确保柴油机正常工作中曲轴轴线平直,在柴油机的运行维护管理中通常每个月都需要进行一次曲轴臂距差的测量,并根据测量的臂距差值作出曲轴状态曲线图,再具曲轴状态曲线图,判断各道主轴承的高低及磨损情况。然后再根据磨损情况,臂距差值超出规定范围的(每米活塞行程:臂距差大于0.25mm的,限期修理;臂距差大于0.3mm的,需立即停车修理),需对轴瓦做出修理,严重的还需更换轴瓦,在主轴承磨损后,这不但影响了柴油机的运行工况,还给柴油机的运行维护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隔舱式多点位主动补偿主轴承座及补偿方法,从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用隔舱式多点位主动补偿主轴承座,其用于对主轴承进行主动补偿设计,包括主轴承座;其上端连接轴承盖;所述主轴承座包括上层轴承座和下层轴承座;所述下层轴承座内设置有多个伺服油腔;所述上层轴承座与支撑的主轴承下瓦的半弧形面上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控制单元;所述伺服油腔通过进油电池阀组连接高压伺服油轨;所述伺服油腔通过出油电池阀组连接低压油箱;;所述进油电磁阀组的电磁阀数量与伺服油腔的数量对应保持一致;所述上层轴承座和下层轴承座连接侧面为浮动导向面和弹性连接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伺服油腔设置有三个,分别为S1伺服油腔、S2伺服油腔以及S3伺服油腔,所述进油电磁阀组包括电磁阀D1、电磁阀D2以及电磁阀D3,其分别对应连接的是S1伺服油腔、S2伺服油腔和S3伺服油腔。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电磁阀组包括电磁阀F1、电磁阀F2以及电磁阀F3,其分别对应连接的是S1伺服油腔、S2伺服油腔和S3伺服油腔。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轴承座和下层轴承座之间通过弹性螺栓件弹性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有三组,其位置分别对应于S1伺服油腔、S2伺服油腔和S3伺服油腔,设置在主轴承下瓦以及左右对应45度角的承压点上。
一种船用隔舱式多点位主动补偿主轴承补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60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集成式散热器导热结构
- 下一篇:基于航空通信的天线功率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