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清薄增亮型聚酯基膜制造工艺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5954.7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彪;王新宇;董相岗;王鹏;王宗浩;魏婷婷;王锐;曹伟;孙洪磊;张海龙;段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05D1/28;B29C41/26;B29C55/14;B29C59/10;B29L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清薄增亮型 聚酯 制造 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清薄增亮型聚酯基膜制造工艺,包括原材料配比、铸制膜片、纵向拉伸、电晕处理、涂覆涂化学处理层、横向拉伸、收卷包装步骤;原材料为母料、有机硅树脂、光学添加剂,比例为89∶5∶6。其设备包括熔融挤出系统、模头、急冷鼓、纵向拉伸设备、横向拉伸设备和牵引收卷设备,熔融挤出系统输出端用熔体管道顺次通过预过滤箱体、齿轮计量泵、精过滤箱体及静态混合器后连接至模头。本发明工艺流程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其通过优选原材料、控制涂层厚度和涂布液之间的关系,使保护膜能够很好地贴合,不会出现残胶、膜面点缺现象,且有很好的扩散效果;配合有固化涂层使产品有较高的硬度,具有很好的表面张力和剥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清薄增亮型聚酯基膜制造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增亮膜也叫增光板、增光膜、棱镜膜、棱镜片等,是液晶显示器背光模块中的关键部件,起到聚集光线,提升光亮的作用,其原理就是通过V型的光学结构设计矫正出射光角度,特别是大角度入射光,可将光线集中在70°角以内,从而实现提高亮度、提高出射光均匀度和对比度。一般TFT-LCD显示器中需有一到二片增亮膜,其作用机制乃是将散射的光线向正面集中,达到提高正面亮度的目的,并且将视角外未被利用的光,利用光的反射再循环利用,减少光的损耗,间接达到节能低碳与环保的效益。
电子消费类产品的薄型化发展趋势催生整个光学模组的薄型化,增亮膜即为代表之一,薄型增亮主要用于180mm以下的小尺寸屏幕,包括手机,平板等,在结构上是以PET薄膜为基材,在PET表面制作一些微棱镜结构而成了光学薄膜,根据微棱镜的不同,又可以分为2型和3型;现有的聚酯基膜在涂布工艺中有时出现附着力不良,或膜面点缺而导致亮度和清晰度的不足,以及聚酯基膜的硬度、张力和剥离力性能差等不合格等现象。面对技术上缺陷,提出一套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清薄增亮型聚酯基膜制造工艺及设备。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清薄增亮型聚酯基膜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1.原材料配比:选取高透明的母料、固化改性有机硅树脂、无机纳米级光学添加剂,其所占的比例为89∶5∶6;
a2.铸制膜片:将步骤a1的原材料混合、行结晶干燥2—5h进入熔融挤出机系统,挤出后的熔体首先通过预过滤箱体进行预过滤掉切片中粗大杂质,再经过齿轮计量泵进行精确计量,计量后的熔体再经精过滤箱体中细小杂质后送至模头,从模头输出的溶体在均匀转速的急冷辊上被快速冷却,并经静电吸附形成厚度均匀的玻璃态膜片;
a3.纵向拉伸:来自步骤a2的玻璃态膜片在纵向拉伸设备中加热到高弹性下进行5-6倍数的纵向拉伸;
a4.电晕处理:纵向拉伸后的膜片需进行电晕处理,其目的就是提高膜片的表面张力和表面具有更高的附着性;
a5.涂覆涂化学处理层:在步骤a4进行的同时,供液泵将中间料罐中的涂布液泵入密闭的涂布刮刀腔内,凹辊将腔内涂布液通过与薄膜的接触包角转移到薄膜表面,在薄膜表面形成涂布层,覆有涂布液的薄膜随后进入横向拉伸设备时,在横向拉伸预热段内,涂布液经干燥过程挥发水份,最终在薄膜表面形成均匀厚度为3-15um的化学处理层;
a6.横向拉伸:将经过纵向拉伸的膜片在横拉机内分别预热、拉幅、定型、冷却完成横向拉伸,拉伸倍数为5-6倍;
a7.收卷包装:将经过了上述步骤的膜片,进行质量检测、牵引收卷、分切后包装即得到高清薄增亮型聚酯基膜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胜通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5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